“最佳赏味期”这个词在很多日本产的食品上会标注。多年前第一次去日本,看到这个词还觉得挺奇怪的。但顾名思义,这个词就是告诉买家,在这个时间之前尽快吃掉,这个时间之前食物拥有着最佳的味道,过了时间可能质量没坏,但味道肯定不太好了。
我之前买过一盒草莓糕点,一直忘了吃,超过了最佳赏味期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觉得味道确实不那么香甜可口了。一盒巧克力也是,按道理能放在冰箱冷冻半年,但上面提示说最好是在三个月内就把它吃进肚子里。
今天聊这个话题,其实想探究更深层的原因。为什么国内没有“最佳赏味期”而只有“保质期”,而国外的“最佳赏味期”距离保质期还是有一段距离,而我们的“保质期”一过,就真的吃不了了。我测试过饼干,牛肉干,坚果和鸭脖子,真的是过了保质期,味道就变了,完全下不去口。
更深层的原因,是对于消费者的承诺,所有产品本着为了满足某一类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出来的,生产是需要消费,消费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再循环。每一件物品的产生,从源头开始背书(原产地,生产者名字),再到希望最佳的味道被真正需要的人尝到。
这就好似“厨师最满意的瞬间是,满桌子的菜都光盘。”
在国内,标注保质期的,临近食品最好是不要买,不要吃。这个常识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自己就曾经遭遇过临近食品“中毒”的情况,那是高三冲刺的时候,买了一瓶快到保质期的冰红茶,喝下之后晚上肚子就绞痛,然后发了烧。
这应该是偶然现象,但从此以后,我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物是敬而远之。
我们对于食物,对于生存的环境的信任就是被这样的事情一点点摧毁。缺乏安全感,是大多数都市人的标签。
多么渴望有安全的环境,包括食品,政策等等。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