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是替别人着想,可谁替你想过?” 这句话就像一根针,直直地扎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30 岁的职场妈妈李娟就是这样,白天在公司忙得晕头转向,同事一开口让帮忙加班,她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口。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回到家,哄睡孩子后,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李娟这样的 “老好人”,生活里一抓一大把。
他们身边朋友不少,可心里却总是累得不行,就好像背着一笔永远还不清的 “情绪高利贷”。
不会拒绝的 “软柿子病”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同事说自己有事,让你帮忙去接孩子放学,你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话到嘴边还是答应了。
朋友找你借钱,不管自己手头多紧,都不好意思拒绝。
有位网友分享过自己的真实故事,他一直不懂拒绝别人,别人找他帮忙,他都应承下来。结果有一次他生病住院,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那些他曾经帮过的人,这时候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总以为对别人好,讨好别人,就能换来真心。
可现实却是,别人把我们当成了免费的工具,想用就用。就像有些人,为了帮别人跑腿,一天下来微信步数常常是朋友圈第一。
可自己的钱包却月月见底,连给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都舍不得。
那该怎么办呢?下次再有人找你帮忙,你就先在心里问问自己:“这事不帮会死吗?”
要是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勇敢地说 “不”。别觉得不好意思,学会拒绝,是对自己的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总是委屈自己去满足别人,这些需求就永远得不到满足。
而且,这种不平等的付出,也换不来真正的友情和尊重。
阴阳怪气的 “憋屈病”
在生活里,下面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领导提出一个方案,你心里觉得漏洞百出,在心里都把领导骂了一百遍了,可嘴上还是说着 “您说得对”。
闺蜜让你帮忙搬家,你心里特别不情愿,又不敢直接拒绝,最后只能借口自己 “发烧了” 放人家鸽子。
这种 “憋屈病” 看似没什么,其实危害可大了。表面上你是个老好人,可暗地里却各种使绊子。
这种暗搓搓的较劲,比直接吵架还耗心神。时间长了,身体也会受不了,很多人会因此患上偏头痛、失眠。
那怎么解决呢?
我们不妨学学小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就直接说:“你上次坑我,我现在不想帮你!”
可能一开始你会觉得很难说出口,但是只要迈出这一步,你就会发现,心里轻松多了。
除了直球表达,我们还可以学学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1、先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 “你上次那样做,我心里特别不舒服”。
2、然后说出自己的需求,“我希望以后我们能互相尊重”,最后提出请求,“这次这个忙,我真的帮不了”。
这样既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
瞎操心的 “圣母病”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朋友失恋了,她哭得比朋友还惨。
在网上刷到流浪狗的视频,能难受好几天。
有个网友,看到别人在网上求助,说自己创业失败,生活陷入困境,他就把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捐了出去。结果后来发现,那个人是个骗子,他自己气得大病一场。
过度共情就像吸二手烟,吸多了自己先中毒。有 “圣母病” 的人,最容易患上抑郁症,而且还常常被别人骂 “戏太多”。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善良、有同情心,这本来没错;可一旦过度,就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比如,在一些热心助人氛围浓厚的社区里,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过度参与他人事务,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 “冷漠时间”。
比如晚上 7 点以后,不接电话、不看新闻,把这段时间留给自己,好好放松一下。
我们要明白,关心别人是好事,但前提是要先照顾好自己。
你能替别人加班,谁替你付医药费?
你能安慰所有人,谁安慰深夜崩溃的你?
你能当满分好人,谁给你颁 “感动中国” 奖?
我们总是忙着当别人眼中的好人,却忘了对自己好一点。好人卡不能当饭吃,先对自己好才是真本事!
让我们一起学会拒绝,学会表达,好好爱自己。
你得过哪种 “好人病” 呢?在评论区吐槽一下你的憋屈经历吧,说不定说出来,心里就没那么难受了。
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