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家庭中,一对父母生养三五个孩子,上有高堂父母,下有稚子幼女,或许还有不分家的兄弟妯娌及堂子侄们。旧式家庭虽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居家养老,亲子关系,家庭成员的亲密感,是现在这种核心小家庭不可比的,更为重要的是小孩子们会在天然的打闹嬉戏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妥协与退让,这也是时下绝大多数独生子女需要刻意培养的品质。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旧式家庭基本解体。加上这几十年作为支柱经济的房地产业迅猛发展,2+1的核心家庭模式是城市主流,人到中年,空巢家庭盛行。还有很多接近退休或刚退休的中老年父母,要帮着照看第三代,有些还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了多年的地方,随着儿女当老年的侯鸟。而自己的白发高堂往往没有更多时间照料,所以好一点的养老院都是一位难求,传统的居家养老成了泡影。
前段时间,老家的同学来杭州出差,约着喝茶聊天。谈到他的女儿,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子,本科毕业于江南的一所211院校,进了一家外资银行,得遇良人,婚后为了更好的发展,选择去囯外深造,回国后顺利生子,重新入职。一切都发展得很顺利,这当然也离不开妈妈和婆婆的支持。前年,同学的女儿生了二胎,在最后待产及产假期间,她选择报考老家本地的公务员,并顺利考上。很多人包括我的同学当时都不理解,因为同学女儿女婿在上海都有不错的事业,有房有车,经济基础不错,就这样毅然离开人人向往的上海。可是看过他女儿写的致爸爸,我们就都明白了。
她希望按部就班的稳定生活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长;希望妈妈婆婆不要因为他们的小家而长年奔波两地;更希望能担起为人子女的责任,凭己之力担起照顾家庭、孝顺父母之责;希望从此后的每一天都能尽享“父母堂上坐,儿女绕膝行”的天伦之乐。看完这封信,我感动之余恭喜老同学,他有一个明理而有责任心的女儿。
当然,我也不反对年轻人在更合适的地方从事更合适的职业,毕竟现在交通和通讯都这样发达。我是羡慕老同学的女儿明白人生什么阶段应该做相对合适的选择。因为芸芸众生的我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份俗世的快乐。
如果不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尽量做到,父母在,一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