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应老妈约,去了广州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从09年开始有动议,直到今天开放,差不多七年了,妈妈一直很期待。
在妈妈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粤剧在珠三角最是盛行,大老倌吃香的很,因着时事变动,许多往事不堪回首,但粤剧艺术确是民间挚爱。那时候各种围着粤剧衍生的行业手艺人很多,好像很多现在都式微了。
我记事开始就知道妈妈喜欢粤剧,喜欢唱歌,闲来无事,打趣着歌词。那时夜里不时因节省能源而停电,但是停电的夜晚是最幸福的事,因为停电,爸爸不会去打麻将,妈妈也不能看书或者看电视,于是总是可以陪着我,点上蜡烛,就着烛光唱歌。爸爸那鹅公喉,一吼起来很有草原、山林的味道,妈妈的细致妹仔声也很有南方独特的韵味,那时候觉得这种南北腔调挺好听的,当中自然还夹杂着我那娇嫩的童声天籁之音,我经常性地忍不在飙高音,爸爸唱着唱着就被溜下来了,然后还美其名曰滴说和声伴奏哩。
都怪我,我后来长大了,呆在家里的时间少了许多,渐渐地也不停电了,就算偶尔停了我也溜出来约同学或朋友玩,咱们的合唱节目就不知不觉解散了。
然而我知道妈妈还是一直一如既往地喜欢唱歌,那些革命歌曲和粤剧一样,深入她的血液中,无论多长的词儿,她都记得住,到今天两鬓斑白了,教孙儿的曲儿也一点不含糊。
小时候她领着我去工厂戏院看大戏,我最爱看关于武将的戏,威风凛凛,用现在的话,帅呆了,妈妈则喜欢看那些能伸张正义的戏,然而我们都喜欢看不同角色那带着、穿着的闪亮耀眼的行头,大概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喜欢各种珠子,沿至今日玩珠子的各种DIY。
小学时我的嗓子不错,曾经也有老师问我要不要学粤剧,只是我原来从小就不喜欢化妆,这是唯一让我拒绝的原因,我就爱看,爱唱,但是不爱演。妈妈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粤剧这行也不容易熬过来的,台下的功夫要练很久,很扎实吃苦,你这娇气的娃,肯定是受不了师傅的气,那些师傅都是口传身授的,一日为师,终身为师,顺便打骂那都是正常得不是什么一回事。只是现在想来有点遗憾,我的声线就那么几年光景给荒废了,然后嘛,其实也还是蛮喜欢那些服饰的哩。
今日到了这里,妈妈犹如进了家园,拉着我娃一路解说,旁边老姨婆们纷纷掩嘴轻笑,哎呦,说那么多,丁点的娃怎么听得懂呀。偏偏我娃不停煞有其事地点头,附和,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旁人真的不知,这一老一少的乐趣,那不在说了什么,听了多少,重点都在于,有得说,有人说,皆大欢喜。所以我们不需要等解说,一路逛到尽头,妈妈仍旧在不停海补着我幼时听过多次的故事,但不要紧,娃听着呢。我呢?早早坐一边速写去了。
嘻嘻,我能说,我娃这也是穆桂英挂帅,或者木兰代父从军吗?哈哈哈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