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今天来分享我的一个认知升级。
以前我认知到,我会焦虑,是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太多了:
今年投资要赚多少钱,什么时候要升职,买个大房子,做自己,要自我实现...
然后就会为了这些而拼命努力, 多承担工作职责、加班,学习,搞副业、做短线投资...
目标这个东西,就是一种变相的欲望,也是永无止境的。
赚到了100万,就想着再多赚点; 升到了主管,还想着再往上爬;
看到别人换了新车新房子,自己也想要;能力有了提升,那就给自己再上些强度...
那我永远在追,永远在跑,永远会觉得"我能做得更好,我还能获得更多",没有终点,
我不焦虑才怪!
02
—
现在,我对以上的认知还有了一个更深的觉察:
我会这么想,我会这么做,是不是我早早就接受了别人对于"成功标准"的定义?
认为这样的“成功”就是理所应当!
我想要年薪百万,是因为我真的需要那么多钱,还是因为这个数字能让我在同学聚会上有面子?
我想升职,是因为我真的热爱那份工作,还是因为不升职就显得我"混得不好"?
我想买大房子,是因为我真的需要那么大的空间,还是因为社会告诉我"成功人士就该住大房子"?
我以为我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实际上我在追求的,只是"一个符合成功标准的人设"。
还有更可怕的,就是无论我达到了哪一层级的“成功”,总会出现更高的标准,更多的要求让我觉到"不够成功"。
就好像我爬楼梯一样,我以为爬到10楼就差不多了,结果有人告诉我,你只是起了个头;
好不容易到了20楼,又有人告诉我真正的“好东西”只出现在50楼。
于是,我又督促自己继续努力,继续向上,继续追求。
并且,在这个焦虑的过程中,我会慢慢忘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记得别人说,你应该要什么...
03
—
那我应该怎么破局呢?
我的想法还是我一直在分享的:向内求,做自己。
我会多问问自己:
这件事,是我真的想做,还是我怕别人觉得我"不够好"?
这个目标,是能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只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这个选择,是符合我的内心,还是符合社会的期待?
当我开始用"我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来定义成功,我的焦虑和迷茫就会大幅下降。
所以,再回看第一段内容, 我碰到的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目标太多,而是目标不真。
当我追求的是真正我想要的东西,我就不会焦虑;
当我活在真正属于我的人生里,我就不会内耗。
我需要的不是要更加努力,而是一种觉醒:认清自己,真正看到我想要什么,我的能力是什么,我愿意放弃什么。
04
—
最后,总结一下:
焦虑、迷茫的本质,不只是"我的目标太多",还有"我追求的根本不是我的目标"。
而打破这个死循环的逻辑就是:
先意识到,这些目标到底是谁的,是你自己的,还是别人塞给你的?
再搞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是那些具体的数字和标签,而是你内心真实的需求。
不要再为了"符合别人的期待"而活,那只会让你越来越累。
所以,我现在会经常停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没有别人的评价,没有社会的标准,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答案,不需要多伟大,不需要多特别。
它只需要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