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到分解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土豆(To Do List)的技术。把大脑的事物写下来,一一分类,筛选要事,叫做“切土豆”:从一块大土豆先切片再切丝的过程。
挑出青蛙之后,用番茄工作法一次只做一件事的方法,“专注”地把“青蛙事件"干掉
吃掉那只青蛙
番茄钟有什么问题?
现在,番茄工作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使用,受益者不在少数,很多人也知道番茄钟的含义。
番茄钟,是指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收获4个「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钟。
但是番茄钟有问题 ,番茄钟最大的问题是时间被分割得太细,不太适合需要长时间专注的工作。可能你会说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更大的番茄」——传统的 25 + 5 算是小番茄,而大番茄,可以使用 50 + 10 的时间设定。
这样会陷入一种死循环,「25 + 5」不够可以来「50 + 10」,「50 + 10」不够可以来更大的大番茄。
你可能还没有理解番茄钟的本质:它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工具。如果按照四象限法则进行划则有,「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如果我们自省反思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最喜欢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长半衰期事件有
多读书,积累知识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坚持写日记,做个人总结
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
磨炼技能,如英语、写作、编程
制订长远目标有助于你确定自己的短期决策,比如写作。
确定写作平台——简书:简书平台和其它平台最大的区别是,这里的很多人既是写作者又是阅读者,外加它的投稿审稿机制,我很喜欢。
写作方向——三教九流:简书上的文章不外乎「生活、工作、学习」三教,「学术思辨、故事、诗歌、时评、随笔、科技工具、书影音、新技能 get、吐槽」九流,两者相乘看看你想写哪类题材,又擅长写哪类题材,心里有个数。
写作目标——第1000个关注,第2000个喜欢,推荐作者,签约作者……
完成任何一项工组,都应该事先制定一个计划。花10%的时间制定计划,可节约工作过程中90%的时间。
把那些已经完成的目标从计划上划掉。这样你成就如何就清晰可见了,它能给予你成功和喜悦和前进的动力。
「青蛙」就是最重要的任务
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中提到,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吃掉一只活青蛙的话,那么你就会欣喜地发现,在接下来的这一天里,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
对于开始学写作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持续不断的写,不是持续不断的写,不是持续不断的写。
而是你能看到那个正在写作路上前行的人,那个走的比你快比你远的人。你能看到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