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松哥的演讲,其实内心是低落的,用生命经历生活的人,是能带其他人沉重的生命思考!同样是支教,用心与否,从结果上是显而易见的!这辈子总是要点追求的,如果只是飘着存在世间,终究是让人浑惶不安。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个话题永远不会休止,但是这也不应成为侥幸心理的借口!想说在这快一年了,但是细细想来,的确做的不够多不够好。
以前我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事风风火火,却也因此捅了不少篓子,和上级杠上过,在同事面前情绪化,因为这个世界总有不如意的地方,能够挑剔抱怨的事情太多,而我却依然觉得自己就应该是一切的主宰,但是遇到这群小孩,我却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因为你不知道改变一个孩子需要花多长的时间。
也许你课堂上教了一百遍还是有人不会,我记得“就”这个字,我公开和私下讲了不少于十次,还是有学生会把尤多一撇,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而我没办法做到主宰孩子们的学习结果,只是刚开始暴躁生气后,我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只能逼自己再重复,只是后来我才知道我没办法改变这个孩子的智商,因为上一代就遗传了。所以我才会释然!往往就是看起来不好的现状是别人造成的,但是我们没有真正去站在中性的角度去了解这些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
我记得有个女孩子,长得很文静标志,但是总是拖欠作业,教过她的老师都说不要对她抱有希望,我曾想过,我应该和其他老师不一样,我试图去了解这个小孩,但是一次次沟通一次次私下里讲道理,她还是会拖欠作业。我也对她开始丧失了信心,后来偶然在另一个学生的作文中得知,她家是捡收废品的,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平常父母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对于老师发的作业没完成的短信也是敷衍了事,更不用说请家长来学校,我知道一个孩子背后的家庭境遇是孩子无法改变的,我可以想象得到她每天回家是怎么度过的,如果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一定是花时间照顾家庭。
所以我现在更加释然也更加惶恐,我想,我以前的经历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不为我知的一面,只是我当时没法理解,如果按照我现在这样的心态回到过去的职场或者学生时代,我也许就会少一些冲突,多一些和谐,这样自己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
和我搭班的老师小孩读高二,平常学业紧,所以每周二周四都要给小孩送饭,我们就私下里达成了换课约定,但是在我们学校私下换课是不允许的,所以那天校长和教导主任来我们班检查我的课堂改革的情况,却发现我不在教室,然后就问我搭班唐老师说我哪去了,她说我去上厕所了,原以为可以叫人把我喊回教室就可以解决这个风波,结果一个小孩冲进来说,唐老师,蒋老师不在厕所,我刚刚看他在修单车(因为学校老师不会网购,我帮一位老师网购了一张单车,那时刚好在组装)瞬间我就被这个孩子坑了。
接着第二个坑又来了,尴尬的唐老师只得叫这个孩子来喊我来上课,而我记得我们俩明明是换了课,所以学生来喊我上课时,我也没多想就说我和唐老师换了课啊,然后打发孩子回去请唐老师上课(学生也没告诉我校长和教导主任来了),然后学生冲进教室对着全班和校长,教导主任说,蒋老师不来上课。后来唐老师叫第二个小孩来喊我上课,这个小孩就灵泛很多,他告诉我校长和教导主任在检查,叫我赶紧回去。但是我被学生气的够呛却没法恼怒发火,我只能说我明白了,孩子们永远是直率天真的,可以说他们有时候不带脑子思考,但是却没法批评他们。所以我就增加了一堂课:教学生如何跟人沟通交流。
最近家长会,很多家长抱怨现在孩子们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而我之前知道这个问题却没有重视它,我想也许现在我要做的是教孩子们,为啥不能长时间对着电脑和手机,为啥不能没有节制的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沉迷于游戏中)
看完了松哥的演后,我想下一步我要从被动的改变到主动的去发现并改善。我要做的就是去更多的发现这些细小的问题,然后再去传授自己人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