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08|秋语

秋风瑟瑟,树叶飘零,是秋季的典型特征。这是一个情感发酵,思绪纷飞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在高吟着悲秋之歌,抑郁忧愁。悲秋,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基因,深埋在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进而影响着国人的性情。

唐代的刘禹锡却写下著名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人一改常调,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万里晴空,秋高气爽,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你看,这秋天也是一幅生机勃勃,诗意盎然的美好画面。一位遭受了贬谪和打压的潦倒诗人,毫不悲秋,满满的乐观。不得不佩服,他的人生哲学是非常牢靠的!

我们应该感谢刘诗人,他让一个民族“悲秋”的情感走向发生了变化。

我的一位同学也曾说过,他最喜欢秋季。当然,他有着自己的理由:秋天,有一种其他季节不可比拟的壮美。收获的季节,满地的金黄,走在这柔软的金黄之上,充斥在内心的是温暖和欣喜。钟爱春天,是众人的情感倾向,对秋天有所倾恋,肯定有着非同一般的生活智慧以及对生活的开悟。 

秋天是一个极其容易感受到生命律动的季节。准确地说,是树叶最先觉察了秋的到来,从第一片树叶脱离树干母体,即标志着秋的到来。故而,有词语云:一叶知秋。接下来,一片、两片......直至密密麻麻地铺满地面,那无数的“残躯碎体”最终汇合成了壮美叹观的金黄。“落叶归根”,从高空到归尘,世间万物谁也逃脱不了这个定律。这是秋天给我们上的一堂课。


秋是深沉的,易于触动内心,也使得我们萌生更多的感悟,对于生命的轮回和敬畏体会的更加深刻。从凋零中看到静美和更迭。万物皆然,有新生,就意味着有凋亡。秋季把这种凋亡的过程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秋水,秋叶,秋风老态龙钟,声嘶音哑,恍如迟暮。安得世间双全法,收获的季节,必然与青春、活力没有太多关联,与之相匹配的是褪去了一层层青涩稚嫩之后的深刻和成熟。

这种成熟蕴藉着痛苦和悲壮,宣告着更新和凋亡!这是秋的语言,是关于生死离别的智慧,是关于珍惜守缘和乐观向上的哲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草偷偷钻出来,让人忍俊不禁;春花争相赶趟儿,彼此争芳斗艳;春风温柔和煦,化为有形……济南...
    灵动语文阅读 3,471评论 1 14
  • 正所谓凡事有周期,投资有牛熊。自从17年看到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后,踏入币圈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了...
    殷勤说阅读 148评论 0 0
  • 有的人读书,觉得索然无味。 有的人读书,觉得津津有味。 有的人一翻开书就昏昏欲睡。 有的人一看上书就熬夜不睡。 这...
    陆不弃阅读 242评论 0 2
  • 好种子 早上下楼买早饭,对一起等待电梯的女生微笑。 对来宿舍放老鼠夹的管理员微笑。感谢他们帮我们这装宿舍楼挨家挨户...
    废迪迪阅读 118评论 0 0
  • 看简书两天,给自己启发很大。也希望自己能坚持每天写一写,给自己一个看书的计划。 ...
    Faun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