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首诗,名字是《我的心就像一个牧羊人》。看到这首诗的名字时,我的心一颤。因为,我也曾算半个放羊人。
那是2006~2010年之间的事情了。在我三年级之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记忆中,我们家像是开了个小型家畜动物园。爷爷奶奶喂过牛,放过羊,还养过小鸡小鸭。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刚孵化不久的毛茸茸的黄色小鸡仔和小鸭子。
每年的到了一定的季节,卖小鸡仔和小鸭子的人就会敲着小锣,叮叮当当走向村子。当他们再叮叮当当地走远之后,我们家就有了一群毛茸茸的小鸡仔和小鸭子。
奶奶把买来的小鸡仔放在“牛篮子”里(蚌埠方言,用来盛给牛吃的草的一种篮子,这种篮子也可以用来放小宝宝)。“牛篮子”底部铺了几层厚厚的稻草,软乎乎的,小鸡仔们在牛篮子里叽叽喳喳,我就趴在旁边看。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我会把小鸡捧在手心里,轻轻抚摸它的绒毛。但是奶奶总觉得我会把小鸡弄死,往往我才刚捧出一只小鸡,就被奶奶赶了出去。
小鸡刚来的几天,我总想坐进牛篮子里,跟小鸡们近距离接触。但我坐进去的话就太挤了,为了给小鸡们更大的空间,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为了见证小鸡的成长史,一放学,我就飞快地跑回家。书包都不放下,就冲到牛篮子前面,看小鸡长大了没有。往往没看一会儿,爷爷就喊我和哥哥去放羊。
我讨厌放羊!
说起小时候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放羊!虽然理由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我还是要罗列几点。
第一、羊的力气太大了,我根本拉不住它们。尤其遇到那种特别讨厌的羊,刚一出羊圈就猛冲,我只能跟在后面跑,但我跟不上它的速度,太讨厌了。
第二、放羊的时候很无聊!一名合格的放羊人必须要保证羊在草地上吃草或者在树林里吃树叶,不能去吃别人家的麦子。(草地和树林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我们的村子也都被麦田包围了)这就以意味着你得一直看着羊去哪儿了。稍微不注意让羊吃了别人家的麦子,就会引发一场大战(我曾经历过这种事情,有机会可以展开聊聊)。但我喜欢看羊的肚皮什么时候变大。因为肚皮变大就意味着它吃饱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第三、放羊的时间一般是放学之后的一两个小时,占用了我写作业的时间!(虽然我那时候从来不写作业,但如果不让我放羊,或许我就写作业了)。
第四、放羊很孤独。虽然经常是和哥哥或者爷爷一起去放羊,但也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讨厌一个人放羊,就像诗里写的那样:大自然空寂无人的所有宁静,来到我身旁坐定,而我感到悲伤。
如果跟哥哥一起,稍微有个玩伴,还是挺不错的。印象深刻的一次放羊是,我跟哥哥坐在大坝上,我们吹着风,看云变成了什么形状,穿插着聊一些六年级的传闻和表哥们的故事,不知不觉,夕阳就落入了我们的想象。
那时,我的心就像牧羊人,熟悉风和太阳。但那短暂的美好时光却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大麻烦就是上面提到的大战,以后再说)。
转学之后,我再也没放过羊,甚至很少见到羊了。今天看到的这首诗,把我拉回了放羊的年纪。现在甚至有的怀念那些放羊的时光了。
诗人在最后写道:
当他们读我的诗时,
我希望他们认为
我是个自然的诗人——
就像他们儿时都玩累了
在一棵老树的凉荫里
砰的一声坐下来,
用有条纹的棉罩衣袖子
从他们发烫的额头上
擦去汗水。
这位诗人做到了,至少他让我回到了那个玩累了的年代。现在,我把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我的心就像一个牧羊人》分享给你,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