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部分摘自《认知天性》,还有一些笔者的见解
2多样化练习
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我记得一次听到一个清华的学霸介绍他的学习状态时,他曾说,我上课时调动每一个细胞学习,这就印证了接下来的话:
人类在学习时可以运用多种天分,而且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用全部才能和智谋学习时,效果要超过只用最熟悉的风格学习。
2.提炼基本原理
一旦你能熟练地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规则”,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就使我这个理工男联想到,平常对待错题的做法,一般会将不同的题比较,找到共性,提炼基本原理。
3.检测
测验这种工具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你可以用它来发现并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4.以已知为基础,并加以细化
作者列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卡通书《你不知道的》的作者加里·拉尔森画过这样一幅画。一个金鱼眼模样的小学生问他的教师:“奥斯本先生,我能回家了吗?我的脑子都被塞满了!”
如果只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的确会发生这种情况,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能记住的东西有限。
这使我们想到,如果我们对知识只是记忆,而不加深入的理解,最后很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记忆残缺,混淆。就拿数学公式和英语单词为例子,很多人在记忆时,只是单纯记忆,最后在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或者该用哪个却用错了。
不过你要是会细化知识,就可以无止境地学下去了。
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
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为什么说热空气的湿度比冷空气高,想一想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空调机背后会滴水;夏天突然下一场暴雨,闷热的空气就变得凉爽起来。
喜欢就点个赞,鼓励鼓励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