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可能是因为生在农村吧,父母不想让我们再顶着烈日去谋生,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因此,学习成绩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标准。
两个轮回,到了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儿时的玩伴也都已长大,有的甚至结了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是不是每个人都像曾经那些长辈评价的那样没出息?
小席,高中上到一半自己实在不想学习,便去学了电焊,刚开始师傅不给工资,只管吃住,但也总算替家里分担了点压力,做了两年,学到了手艺去了另一家工作,每个月能赚三四千块钱,还会给父母寄点。可没干几年因为长时间接触这些铁器,难免受伤,扭到了腰,便从外地回了老家,去了自己县城打工,好在遇上了自己初中同学,两人互相照顾,日久生情成了男女朋友,谈了两年家里觉得合适就在村口盖了另一个院子,去年结了婚,也一起在同一家厂子工作,过年回家见了他们,发现虽然经济上不是那么富裕,但彼此互相关心,日子也算过得温暖。
小侯,初中毕业,先是去了学校餐厅帮忙打工,再是去厂子里当保安,又去KTV里面做服务员,还有家具市场做装修工,再是去电子厂做流水线的工人,最后又去做房产中介,也算经历了风风雨雨。电子厂和房产中介是在上海做的,现在做中介的收入还不错,每个月有一两万,虽然在大城市落不住脚,但只看收入的话,他超过了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只不过大城市的繁华可能会让他有点迷失自己,前两年过于沉迷于物质上的满足,最近才开始好转。
小王,高中毕业后,家里人给安排到石墨厂工作,做普工太辛苦,天天鼻子里面都会吸进墨,后来又拖关系做了销售,有两三年的时间甚至是通过打牌赚钱来养活自己,最后经历了社会的不容易,想再学习,却错过了时光。爸爸也给他安排了另一份工作,就在当地派出所做临时工,懂得珍惜生活的他也认真工作,学会了人情世故的处理,这两年也在所处片区顺风顺水。
小刘,初中毕业后就读不进去书了,学着开了铲车,去工地工作,虽说辛苦了点,但每个月的收入还不错,工作几年后攒了结婚的钱,家里在邻村给找了姑娘相了亲,去年回家的时候手上都抱上了宝宝,现在在城里做汽车金融,三线城市,每个月的收入过万,算是很可以了。
小侯,初中毕业读不进书上了当地的一个技校,学的电焊,当年学校政策比较好,出来就包分配,他被分配到了天津长城汽车工作,每个月有五六千的工资,包吃包住,过年回家的时候是他们那伙小伙伴的羡慕对象。
我依然在学校就读研究生,每天也按步就班的随着学校生活,但不久也会面临就业的选择,开始自己人生的新道路,对未来既有憧憬也有担忧。担心自己成不了“有出息”的人,但接纳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只要努力,终有收获。
大人们眼中有出息的标准可能大家都明白,但我想强调的是,“没出息的人”不一定过得不快乐。
幸福快乐的家庭难道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吗?
做父母的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总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家的节奏,不要掌握在别人手中,幸福是自知,不是做给他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