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讨论有关托尔曼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个早期言语学习的研究贡献。然后对当代认知主义心理学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1、托尔曼强调研究中客观的重要性,
2、以下是他的一些观点
1.学习是内部而非外部变化。强化只是诱导了所学行为的表现。
2.行为是有目的的。某种行为能导致某种结果,以后才会增加那样的行为来获得那种结果。有强化才去做。
3.预期影响行为。
行为会导致结果,有机体就会形成结果预期,如果行为没有导致预期结果,那就会减少该行为
4.有机体学习的结果是一个信息组织结构。比如认知地图。
二、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组织过程的重要性。以下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些观点
1.知觉经常跟现实不相符。人们√感受的知觉有时不同于感受本身。(眼见的或身体感受不一定是真的)
2.整体之和大于局部。整体呈现出来的信息刺激,和组成整体的单个个体的刺激不同。
(整体可以呈现出个体不能呈现出的特性)
3.有机体构造并组织经验。
结构在不同的情境中并不相同,不同的记忆存储方式,对同一内容的记忆进行编码的意义不同,记忆效果就不同。往往学习越好的越能采用越优秀的结构编码信息,使得提取和记忆效果就越好。
4.有机体倾向于用特定的方式来组织经验。认为有机体倾向于用相似的并可以预测的方式来组织经验。
①接近率:人们倾向于把空间中相邻的物体感知为一个整体单元。
②相似率:倾向于把外观相似的事物感知为一个单元。
(给婴幼儿教学先从物体的外观,形象呈现的方式来教学。)
③封闭率:人们倾向于把缺失部分填满组成一个已掌握的完整图形。(学习心流时刻,是不是补充缺失部分相对容易,对较难材料理解起来链接的知识越多呢)
④简单率:个体总是倾向于尽可能简单、简练、对称而完整的组织其经验。
3.学习结果的回忆通常遵循简单率,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变得比实际输入的刺激更简单、精确而完整。
4.解决问题包含了对问题元素的心理组合,并最终建立起一个有组织的结构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者回用多种方式来组织问题要素,即重构,直到获得对问题解决的顿悟。
(随着想法的不断组合,当产生某一想法可能解决问题时,就是顿悟了。)
三、言语学习研究
言语学习研究中心的两个观点,1.系列学习: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先后特定顺序。比如从简到难。2.配对——联想学习:包含项目成对的学习。
1、言语学习研究的几个观点
1.系列学习在学习前几个较为容易(首因效应)对系列中后几个项目识记较为容易称为近因效应。
2.对充分理解的学习材料,之后在加以学习,会使得一段时间之后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当一篇文章或某一节学的很认真,真的懂了之后,以后再涉及到相关的内容,也更容易掌个有信心学好了。)
3.每个学习时段分离的时间越长,越能在长时间的间隔中回忆起学习得信息。间隔学习比集中学习的效果更好。
4.面对相似的学习内容经常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或干扰或辅助。
5.学习材料的特征影响人们的学习速度。
①有意义的学习项目更容易学习——这就是说当学习材料内部各组成之间可以轻易地建立联系时。
②可以读出来的学习材料更易记忆。
③具体的项目(容易形成心理形象的)要比抽象的项目更容易记忆。铁锤比开心好记。
(对于孩子的学习要研究,目的是他们学习什么最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不是他们对于什么记忆什么更快速。)
6.人会有意或无意的为新信息赋予意义便于记住理解和拓展学习材料。
7.会组织所学的内容,比如用记忆法,或者容易提取的方法存储。对于学习策略人们也倾向于应用。毕竟图像记忆时数学逻辑记忆的很多倍。
8.人们关注于学习概要而非每个词的意思,使得学习更快,回忆更准确。
随着研究的深入,从言语如何意义加工材料,转向了认知心理学中,记忆编码更加专业的术语了。
四、当代认知主义的介绍(认知心理学介绍)
1、认知主义的一般性观点
1.某些学习过程是人类独有的,所以只能以人类为研究对象。
2.学习包括了心理表征和联结的形成,并不一定会体现在行为上。即学习包含了内部心理变化。
3.学习者自己决定了心理上如何加工经验,即不同的理解加工学到的深度个内容也略有不同。
4.个体的知识、信念、态度都是相互链接的。如果能把新学习的经验与已知的联系起来学习将会更高效。
2、信息加工理论
包括了各种人们如何在心理上来处理,感知周围刺激的特定理论,目前的不足是:还没有把各种认知过程结合成完整解释来综合阐述人们怎么样思考和表现。
3、建构主义(近几年流行的建构主义和背景理论)
学习者主动把他们学习到的各种空间关系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有关环境如何布局的心理表征中去。学习者建构知识可能采取的形式比如图式、脚本和个人理论。
4、背景理论
认为学习者可以利用多样的环境支持学习,且这种环境能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新情境并处理挑战性任务时,他们思考和表现更加机智。
常见的环境支持时具体而易观察的,比如电脑,计算机等等。
五、认知理论的一般教育启示
1.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其中的认知过程决定他的学习效果。即投入课程的用心程度,老师应该考虑孩子试图想学什么,再去教思考怎么融合进自己想教的东西。比自己想教给孩子让他学效果更好。
2.指导性的实践,比如行为活动,视觉形象,的结合会对学生内部加工课堂材料的方式和其学习效率有很大影响。
我也才开始学习,有关注着方面教育,学习,成长类的都可以相互学习,提问,进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