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去一天了,张嵩老师铿锵有力、富有磁性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我称他的课《英语教师的自我修养》是平实接地气的、和听众时时有交流的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了更多身临其境的思考。
上学时,我们以外语系为荣,因为就像张老师说的,学英语的人被认为是洋气的,有一种别样气质的人。走上工作岗位,由于各种因素,我们却不由地慢慢褪去了这种光环。我们似乎觉得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就是最好的,其实不然,良好的教师个人形象给学生的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亲近感。
周六一大早,洗了个头发,换上亮色的衣服,当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听到有同学小声嘀咕:“老师今天好帅啊!”听起来语气似乎是由不经意的懒散到瞬间的些许振奋。我暗自窃喜:这就是一个好的兆头。有了集中注意力,学生才会乐于“观望”你,接收你所传授的知识。
上午最后一节考的卷子,中午吃过饭都会有心急的同学来问你,改出结果了没?关心成绩并没有错,在乎总归是好事。如果本没有什么事,我会拉学生到跟前面批,让学生在"对对错错"中回忆做题过程,倘若你再提示他(她)正确的思路,或许印象会更深。
改了几份卷子,发现还能在个别同学的作文中找到几个佳句,我很欣慰每次有这样的收获,也很喜欢这些同学灵活的、敢于创造的劲儿,虽说都不是出自分数最高的几个同学之手,但知识不学死,说明潜力可挖掘。
有时学生也会凑到跟前问:老师,你喜欢玩什么游戏,你喜欢听什么歌?你知道**明星吗?有时候静静地听他们在你跟前“吹嘘",”张狂“,让他们感觉懂的比老师多,也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为老师,愿意和学生亲近的老师,就要有和学生能聊的东西,一方面是不落伍,另一方面,懂得学生的内心所想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以及我们总感觉时间不够。听了张嵩老师的课,我觉得一定要使自己的课堂语言精炼再精炼,课前把功夫做足,多想想各种预设问题如何做到精准解答。摒弃一些繁琐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提炼信息时不浪费时间。教师只说确定有用的话,学生听的舒服,我们也不会觉得累。
对于学生兴趣不高,学的厌烦时,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为什么要学?怎么学有效?在学习上出色有所建树的人是怎么做的?给学生一个动力和紧迫感,以及树力一个标杆,分享一些案倒,促使他们愿学、乐学、会学。
张嵩老师博学、功底深厚,工作之余,仍不忘总结反思,写书分享。优秀的人都这么用心与努力,而作为普通的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做一些改变,付诸一些行动。
生于这个新时代,与其感慨它的日新月异,不如自己去做些什么。
不做点读机就能完成任务的老师,努力做个特别的、无可取代的、优秀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