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上高中的儿子是个嗜鞋如命的人。
昨天从学校回来,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原来,上星期新买的一双价格不菲的鞋,大脚趾处从里边鼓了一个小包。虽然不是大问题,但一个小包把他折磨的痛苦万分 。
首先是肉体上的,大脚趾上磨出一个水泡。都说十指连心,看着他痛苦的表情,估计“十指连心”的指也 包括脚趾。
最重要的还是心理上的。新买的鞋没穿两天出现了瑕疵,这对儿子来说比吃了苍蝇还难受: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挑了一个多月,白费了;攒了两年的压岁钱再加妈妈的赞助, 白费了;在同学面前的炫酷,白费了。
整整一晚上,一边写着作业,一边咒骂着商家的无良,还不时拿起的放在脚边的鞋,看了一边又一 边,然后重重的叹口气。
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我不停的安慰:没事,不行的话,妈妈再给你买一双。
忙完家务,休息了一会。悄悄走到儿子身边,拿起鞋子,看了看。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把手伸进去,确实有一个小小突出,感觉有大米粒那么大,好象还尖尖的。乖不得儿子痛的呲牙咧嘴。
我把鞋子拿到客厅,找来一个小锤子, 准备把鞋子里的小突出砸平了。
可是根本没想象的那么简单,锤子进不到鞋里不说,就是进去了,也砸不了。从外边砸吧,又无济于事。
放下锤子,仔细端详了鞋子的外观,发现鞋面是两层,里面的一层是稍硬,是密质皮料,外面的一层,一半是帆布类一半是粗纱类。我企图在两层中间放一个硬纸片作为介质,从外边砸让小突出部位间接受重。
于是我掀开外边的纱层,准备把事先备好的纸片放进去的时候,隐约感觉有一微小物顺着手指从夹层中滚了出来。赶紧去摸那个小突出,竟然不见了。
我恍然大悟,那个折磨儿子脚几天的小东西竟然藏在夹层里,而且很有可能是从外层的纱布眼中钻进去的。
我赶紧把正在写作业的儿子喊出来。听了我的话,他满怀疑虑把手伸进下里摸了摸。
突然拍着脑袋:我知道了,星期二体育课和同学打完蓝球开始感觉鞋子不舒服了,学校的操场刚修过,地上有很多小石子,肯定那个时候钻进去的。
故事到这里讲完了,但我这篇文章还没写完。
02
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要被原始视角束缚,主动转换视角可能会看到一个新天地。
这件事如果是二十年前,我会和儿子一样,固执的认为:鞋子质量有问题。然后,我会找商家讨个说法,商家当然不承认,结果两败俱伤,接着就是直接把鞋子丢弃。这样做肯定是个糟糕的结果。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然后拿出合适方案去解决,很多时候,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多维度思考,多视角看问题,会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这是两张不同角度拍下的照片。
从图1中,看到的只是一辆旧式的三轮摩托,
图2换了一个角度,瞬间生动起来:
摩托车在 生机盎然的花草,白云飘绕的天空,若隐若现的山峰衬托下显的神秘.高贵.气势磅礴。
车还是那辆车,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就得到了不同的感受。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用习惯和最方便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祝不知,往往容易钻进死胡同里,不能自拔。
03
下午,儿子回学校了,在送他的路上 。我叮嘱他:如果那一门功课,很努力,很用功,还是上不去,就要改变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