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三道关卡” 让改革成色更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新时代新征程各领域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瞄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点,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坚定的担当,把好思想、行动、成效“三道关卡”,让改革在新征途上“味要浓、成色要足”。

       筑牢“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信念,“知之而后信之”,把好“思想关”。改革关头勇者胜,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既要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也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结合集中研讨、专题辅导、主题宣讲等方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懂弄通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为谁改”这一关键问题,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确保改革之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时,要敢于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立场坚定地下好改革“一盘棋”,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引领改革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坚定“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的决心,“信之而后行之”,把好“行动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转化为“实景图”,需要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来“作答”。勇立新征程潮头,磨难、挑战、压力、风险、危机不会少,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摒弃消极心态,自觉把改革责任装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对照改革要求扎扎实实补短板、强弱项、固基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直面百姓“最痛处”和改革“最堵处”,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将改革所向与发展所需、民生所急紧密相连,以实干担当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厚植“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情怀,“行之必有所为”,把好“成效关”。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因此,改革是否有成效,要以人民满不满意、答不答应、高不高兴作为衡量标尺。广大党员干部要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心实意将人民“置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对重要情况、矛盾焦点、群众期盼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改革始终同“民声所呼”保持一致。要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拒当“温室里的花朵”,经常性深入田头地间,迈入百姓家门,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养老、社保帮扶、教育医疗等操心事烦心事,一项接着一项改,一年接着一年干,把老百姓的“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让改革实效可感可及,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真正结在人民群众“心坎”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