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就这样后知后觉的度过了。在2018年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我们的语文老师让我们蓦然回首一下,想想自己的2018年。刚听到这个主题,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可见我的2018平庸无奇。这一点我非常深刻的意识到了。但当然还是有一些新鲜色彩的。比如跳舞就像跳广场舞一样的自己竟然在9月份之后在舞台上表演了两次舞蹈。还有了自己人生第一套汉服。整个2018年,自然是分为9月份之前以及9月份之后这两个阶段。先说说前段。
2018年的1月1日刚好是星期一,一个新的开始。去年我们还像今年一样调侃明年再见之类的玩笑。在2018前几个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刘班带领我们种田的那几天。我的任务莫名其妙的成了从学校搬水搬到田里,这可是一段不短的距离啊。没办法,谁让自己当时脑子瓦特了呢。于是乎,我就和另外一个人接好了水,一人手提一半的桶,努力的朝田里挪动,走走停停停停停停走走。这一趟下来可费了老命啊。可是,那里明明有一个小推车,我们却还是硬生生给水抬过来了。这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深刻道理。其他事情我便记不大清了,只知道每次放假我都没有写完过作业,每次没写完,都会良心不安,然后忐忑不安的看手机。老班也不批评,所以我就越来越放肆,渐渐的,就这样度过了懵懂无知的九个月。
直到2018年的9月份,一切都是那么的措手不及,老班走了,张凡也走了,如一也走了,喜欢的老师都走了,又来了一些新的老师教我们。说实话,刚开始我还不太接受他们,整个开学典礼的过程就像一个“川字眉”,妈呀这是啥?这老师咋这样?哪一点比得上刘班?还不如回到初一再过一年。但是,在后来的慢慢相处中,我发现我错了。我之所以想念去年,只不过是因为那些老师而已,若再来一个想念初一的理由,我肯定会哑口无言的。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结果已经这样了,你懊恼又有什么用呢?在开学典礼的时候,我们的现任老板就跟我们说过,改变不了的东西就要想办法去适应。确实是这样。于是我就无奈的开始了我的初二。初二的这三个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运气”。为什么这么说?我这个人很不爱看书,从小就没有看书的习惯,说来惭愧,暑假布置的4本书,我到现在也差不多只看完了一本字数最少的。然而,我的文笔在我们班算是好一点的,是因为我喜欢收集佳句,尤其是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里面的评论,或者是一些歌词(有一次我在作文就是把几句歌词写在里边了,老师还用波浪线画出来说写得好)。因为我的作文写的略好一点,建文就莫名其妙的让我当语文课代表,又莫名其妙的提拔我去少年演出家去当点评嘉宾。这不是运气这是什么?但是呢,我却没有把握好这个运气。为什么?因为目标定的不对。别人的目标是:不管我上不上,我只要把这个事物背后的真相看清楚就行了,而我呢,不管看不看得清楚,只要能上舞台就可以了。试问,看不清楚真相的,又怎么能上得了舞台?我很高兴我现在已经明白了,但是少年演说家暂时没有了。正应了我们的语文老师的一句话,机会永远留给有把握的人。
终于快到了文章的结尾,然而字数还不够,不知道是为了凑字还是什么,批评一下2018的自己吧。这一年,仿佛一切都没有准备好。就像没配剑就上了江湖,没带笔就上了考场。自己懒得就像一头猪,体重也像(到也挺符合今年的生肖的)。但是却无法像猪那样懒得心安理得。比如懒得写作业,懒得背政治,懒得看名著,但是却想不出来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曾经无数次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但每次都是在手机屏幕前度过了大把时间。约翰·列侬说过,一切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算是浪费,说明你可以浪费时间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但是明明不喜欢,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说了自己多少次了还不改?
第二,自己极度的自恋。别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不行不行。自己的口头禅是什么?我好棒啊!我好厉害啊!我好优秀啊!快夸我快夸我!(虽然我真的很棒)但是一定要委婉的说出来,不能这么浮躁夸张,成天憨了吧唧的,都快赶上杨Hannah了。一定要雅正一些。
第三,自己不爱看书的毛病。自己名著不怎么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没有看完。小说也不怎么看,只看过一部。那些文综之类的文学书,自然也是没有动过。这个毛病一定要着重批评一下。以后一定要慢慢适应。哪怕每天多挤出十分钟,这样循序渐进也是个好办法。
到这里,我的2018就这么说完了,也不想说什么抒情的话,就这样吧,拜拜,希望今年不回重蹈覆辙2018,是一个真正的新年,希望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上品且有灵的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