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往往来自看到,听到一些从未知道的事情。”---梁文道《我读》中对看王小波作品的评价。
最初发现这本书是在逛书店,这是一本书评书籍,吸引力法则促使我拿来翻看。当时正看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喜欢王小波的直来直往中又带着幽默批判,很有意思,也开阔了对事情认知的眼界,于是先入为主想看看梁对王的评价,评书籍《沉默的大多数》。
当时看不下去是因为书中信息量太多,自己对作者和作品都不是很熟,而且推荐的书很多几乎没有看过听过,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都不能够理解,这是一本好书,只是不适合当时的自己读,不适合自己读的书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这书不好。
其实不是书不好,而是我不够好,好到能够理性地看待甚至读懂一本书、一部作品。
后来看《星空演讲》,梁文道主持,想起他的书籍还列在清单上,马上找来看。在节目最后,他进行了演讲:
♀“做人绝不能只做你自己。所谓的做你自己,首先要了解你是谁,而了解你是谁,你就能够开始远离你自己,一步一步地离开自己。做人还要懂得不做你自己。可以幽默,用幽默化解尴尬,或是可以等待。有些时间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但如果你能放开自己,你就等,当你能够离开自己的小圈子,出来后会发现它原来是这样子。”
没有以前的顾虑,或许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从书评出发去认识一本书、认识一个人、认识一种思想、认识一个时代;又或许是自己心中有了一些底气,觉得自己应该能够理性地去认识一些新的书籍和新的观点,而我相信这种底气是来自读书,通过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思想不再狭隘;又或许是像梁演讲中所说,离开自己,放开自己的小圈子,接受不同类型的认知,有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欲望。
开始看《我读》,梁文道在开篇谈“为什么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籍”,他说:
♀“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梁文道说不知道原来自己是一个冷血的人,看喜剧不会笑,看悲剧不会哭不会感动,而是脑子里在想它是什么结构,它为什么要让人感动,它怎么让人感动,你为什么会被感动,它用什么效果去做到。
反思自己,想着自己现在也慢慢变成这样一个“冷漠”的人,想着它要表达什么,它是怎么表达的,它有什么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不是在纯粹地感受。不知道这是好的变化还是不好的变化。
♀“可问题是李零强调我们读《论语》要读出它原本的意思。但是,我们能够真的完全还原原本,而不添加自己的解读吗?”这是评两本与《论语》有关的书,作者分别是于丹和李零,关于对解读原著的思考。
我们难免会对原著有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三观,我们更愿意相信什么,我们便说它是什么样的,它要表达的是什么,不过都是我们的相信和理解的最终体现。
♀“写作这件事真的要靠才华,并不是书读得越多写得就越好,书读得多只能保证你写的东西基本通顺,不易犯错而已。真正要写好写出彩,还得靠才华。”
反思自己,很清楚自己没有这个才华,只会写些心情,写些评论,也都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没有多少学术性和深度。写些干巴巴的文字,没有多少感情描写和环境描写。
格局不大,是写不出多好的文字的。
当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就要多读书多见世面。不是还没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事很多,也有特别想做的,只是还不需要和别人说还不需要宣扬自己多么有想法,不是要说,而是要做,等待,做自己想做的。
♀很多书的噱头太可怕,为什么有些是抄袭有些是虚假数据和信息,还是会受欢迎,会成为畅销书,梁文道说“第一是我们的无知,第二是我们的恐惧,我们总是对无知的东西感到恐惧”。
选书不但要谨慎,还要有头脑,不可全信不可盲目信。
看完《我读》记录了很多书,学术社会学人文学性质的较多,加入书单慢慢看。除此之外,也记录了很多自己的感悟和读书的新认知,丰富了自己读书的倾向。
而慢慢发现,看书评的好处是在看这本书前先对它的内容和背景有一个基本了解,看看它适不适合你读,根据自己的感觉选择要不要读,什么时候读。也看看专业人士对书的感受和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上面的被一些书的噱头和宣传骗的可能。
在读书的过程中,心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最初是好奇,为什么大家那么爱看书,等自己开始看书了,好奇书中的不同人生的世界;当好奇慢慢变成自卑,感到自己的渺小,对知识的渴望增大,想要看更多的书,认识不同领域,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够更理性地思考,有了想要表达的欲望;通过读书,也获得了自信,因为思考问题不再流于表面,会让自己试着去分析去理解,不了解的事情不妄下断言,更敢于捍卫自己的想法,也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只是不允许自己不理性。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多了解这个世界,少些莽撞少些偏见,多些理解和理性分析。
读书完全是自主的行为,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知识。
想起梁文道的《我读》系列,于是找来加入书架。发现新节目《一千零一夜》,也是说书评书类,于是下载来听。看《达芬奇密码》电影于是又找来原著看,比较电影和书籍的区别。看到推荐书如果自己有兴趣就找来看,没有兴趣暂时记录下来以后有心境再看。
这也是在不断读书中学会如何选择更好的书,更好地利用时间读更有价值的书获得更有用的信息。
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去了解什么,找来看找来听找来学,再从这一方面延伸。不局限,范围不定地看书,就像梁在演讲中所说“我很喜欢读书,我想做的就是读书。我做自己的事,没有想过要成功,我想做的就是每天多知道一点点东西,我要变得和自己不一样。”
第一次发表,以后会继续分享自己的书单和更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