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封面上是一个其貌不扬,头发乱如鸡窝的男人。但是读过书中的内容后,我把书合上,再次审视封面上这个男人时,我才注意到这个男人小眼睛中闪烁着狡黠却智慧的光茫。
时至今日,我仍然忘不了,熬夜读完这本书的畅快感,一篇篇杂文读过,一个个不经意的故事把一个清瘦男人的人生轨迹在我在我脑海中勾勒出来。他是一个和农妇吵架的知青,一个在北大就读的浪子,一个求学在国外的学者,也是一个谈笑风云的智者。正当我对王小波先生提起兴趣,转手去收集与他相关的资料时,才得知,原来老天真的会嫉妒英才,原来才子真的可能在英年早逝。我突然意识到,我邂逅的竟是一个何等伟大的灵魂。
每当读完一本书,把封面合上时,我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读完这本书,我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一本书之所以好,是因为那些有力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里刻下了痕迹,在一定程度上雕琢了我们的灵魂。《沉默的大多数》便是这样一本书。一本可以可以赋予人智慧的好书
王小波先生的智慧在于他,他开篇便用几个看似无关的故事却引导读者思考一个的严肃话题——沉默究竟意味着什么。然而沉默究竟是好还是坏,他却并没有给我结论。
我们知道,与沉默相对应的是话语。一方面,话语界存在着一种“负筛选”: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真理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到最后,越是傻子越敢叫唤。与其做小丑倒不如做一个沉默的人,保留自己的思考。但是另一方面,毕竟真理越辩越明,不能因为明辨是非是困难的,就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而且把智慧的权利留给自己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傻子,我希望有明理的人的观点让我进步;如果我是个明理的人,我希望更多明理的人发言,在是非对错在抽丝剥茧的分析下显露脉络,在辩驳中不断趋近真理。
因此,沉默与话语的关系无疑是微妙的。沉默给人的感觉仅仅是直观的,在沉默的表皮下,持续跳动着一颗为获得真相而不断探索的心,才是沉默的内核,它的真正意义。
有评论家说到:“他的作品如同一束阳光,穿透了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力量。”,时至今日,即使他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在他意气风发的年代里,他对于诸多问题的思考依旧在回答着这个时代的问题。毫无疑问,世界在变化,不舍昼夜,如同黑夜里摩挲的盲人,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走到的是那个胡同,但是不改变的是,人类依旧应该走在探索智慧的轨道上。
智慧是一种不可名说的人生态度。甚至智慧与智力关系也不大,智力或许天生,但智慧却可能随阅历和思考而增加。一个人最宝贵的力量在于思考的能力。从沉默无言中走出,走向的应该理性辩论,而不是喧嚣尘上的意见战场。对自己理解的事心怀对真理的谦卑和感恩,对自己尚不了解的事情,尽力思考而不往下断言。所以,一个乐于思考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对于作为最普通的人,我觉得自己无知且渺小,但是我并不觉得自己鄙俗或高雅,我只愿做一个探索者,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我所想认证的真理。王小波先生有句名言,“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我所希望的是所有人都有自己值得沉默的思考,在沉默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