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自己定的最主要任务是写完要给老师的毕设技术方案,但你知道吗,这个是2.18前要交的东西,我也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所以2.2就在计划本上写下了这个to do,但直到2.17(昨天)才开始动笔,【摊手】。
这个时候很难受,是临时要写份毕设技术方案,但自己一直没认真研究相关内容所以没有储备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难受,是再次唾弃自己为什么又把计划早早列出来却再次成为打脸工具,总是不能写下计划就去做的难受。
技术方案写不下去,我就晾着它,结果脑子里跳出了范老师和白白两个人。
范老师昨天(周一)在群里说,她要赶快去码字,自己的周目标要先达成一波,还说最近我们给了她很多灵感,她要紧紧抓住。
这句话让我捕捉到两个信息点,
1.范老师周一就开始为周目标奋斗了,对比之下,我总是不拖到DDL绝不行动派。
2.捕捉到好多灵感后,范老师的行动是立马去写,而且还会拔高我们讨论的话题,素材详实。对比之下,当我偶尔有想写东西的冲动时,就只在脑海里想想,觉得写下来太麻烦,结果灵感转瞬即逝,没有了。
人缺啥更容易看到啥,范老师一句话就让我对比出了自己的两个大bug。
然后是昨天晚上,白白在群里分享了张图片,一位微商的分享。
他说今天要把这个分享拆解了,写出这个分享用的策略,甚至会有感性动人和理性冰冷两个版本……
我真实的佩服,看分享都不忘记从里面去挖掘可用信息,而且有了拆解想法就立刻定好开启时间,纳入明日计划。我相信白白的计划绝不是像我一样写下来打脸的,orz。
我在想为什么类似的场景,他们可以驱动自己去立刻做,而我只是把计划列出来摆着,觉得太难就不想开始,感到压力了就要跑?
可能就是范老师说的“不要让自己太安逸,否则大脑会习惯的”这个原因了。
我习惯于在舒适圈之内窝着,总觉得自己有后路,总觉得怎么都能活,感觉到压力了就缩回来,而不是去突破,也不敢去想一个变更好的自己是什么样。
长此以往,如果大脑里有肌肉,也被我的行为搞萎缩了吧。
范老师和白白这俩人的脑子和行动力都太可怕,我真正的为自己能够和他们在一起,有这样两个领路人感到骄傲,也为对比出自己的问题感到丢人却又真实的开心着。毕竟我发现了问题,就有了可改变的空间,只是希望这次能够真正的改变掉,而不是只发现问题却依然没有变化。
有结果的人在前面带着我们跑,我希望自己也跟上,不要再后退了。主动去做该做的事,而不是等着被动挨打。
(一句话就是做起来,立马做,别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