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明白很多。
先说哭泣吧。小时候,但凡受了伤痛还是委屈总是什么都不顾,只将哭声调到最高,然后和着自己的啜泣音和耳旁的宽慰声,平静;在长大,慢慢能忍受疼痛,但还是不屈服受委屈,有一点不安仍旧嚎啕,期待他人的关怀;而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哭声,连哽咽的腔调都战战兢兢,不敢在他人面前展露,啊,哭声一丝也不敢有。所有悲伤、不安、难过、委屈、心痛……全部一股脑的转在无声的世界里,只允许两行热泪,关上门,融在枕头里。
想想也是,连嚎啕大哭的日子,都远去。然而自己却莫名怀念,能这样随意把哭泣荡来荡去的样子。渐渐的,居然把有声锻成无声,算不算一种成长?
再讲感动。小时候,回忆起来,竟不知道什么是感动,但凡对自己好的,都会记在时间角落里,想着要怎样加倍的对Ta好,并且只是纯粹的去分享自己拥有的所有;长大点,看了一些人事,人间太复杂了,但他们的故事还真是让自己感动,一丝一毫都能扯着看似淡漠的自己;到现在,对于什么是感动,还是理解无能,仍旧加倍对自己好的人物去奉献自己的好,但凡看见生活或故事中的忠诚、坚贞、无私、守护、纯良……越是正能量的,越是秒触心扉。
感动,在自己心里,从未变质。
再讲讲生死。很小时候,最先接触与意识到生死,还是来自家里的猫狗鸡鸭猪鱼树。鸡鸭猪鱼就是刀俎之下案板之上锅碗瓢盆之内的食物,然而,养着的和买来的,不能混为一谈。买来的就是菜,心安理得的吃。养着的就是家人一样,杀,已是万分不可,吃,算什么呢?然而,还是吃了,只能安慰自己,它找到最好的归宿;猫狗就又区别鸡鸭猪鱼了,在猫狗身上看到的生死,更让自己恸然。曾为自己家的猫狗接过生,虽然压根不需要自己做什么,猫狗自能料理很好,我只是陪伴、抚摸、见证即可。感情在,便更心疼他们的离去;关于树的生死,也是源于照料下的情感付出,亲手栽下的苗木,年年见证,月月不同,从半人高,到超过自己头顶,再到长到看不见尽头,欣喜若狂。只是遮了邻家的西斜阳光,便被拦腰砍断,折回家看时,只是一堆枯柴,哭吗?哭不出来,只是心痛和愤闷,毕竟手植矣。
现在更明白,生命超无奈。短短数年,经历生死离别颇多。直到亲人渐离别,才知世事俱无常,人情冷暖不是最无奈的,无奈的是人间离别。虽然明白总有人会先走,自己也是先于某人的那一个。每个人都是生命时间轴上一个点,从出生一刻起,步步走向死亡终点站。然而,离别渐多,除了唏嘘,还能如何?所以,觉得人类还是渺小,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就那么匆匆数十载,苦痛就不要去记得了,只记住欢乐即可。自己所感慨的,只是基于对生死有命的无可奈何,看淡人世刀光剑影,只会在无能为力处嗟叹。
再还有什么,可以使自己嚎啕恸哭呢,大概也只有生死上的感动。呜呼哀哉。其他的,默然啜泣,都是言语不出了。
薛之谦曾说他很羡慕沈梦辰,很想像她那样能大哭一场,但他的心太老了,已经哭不出来。不管综艺节目效果如何,薛之谦成为那么多人的偶像,不仅仅有一份幽默搞笑的气场,难能可贵的是真切,以及在人世这些年,经历多了,真的将风霜沉淀在骨子里。而自己大概也是心很老了。
有些苦痛,都只能泪目,不能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