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固化的思维
-----------------------------------------------
今早刷朋友圈,看到昆明的一个朋友发了一条动态:恍惚。
这位朋友是我闺蜜,性格温和,为人大方,初中高中我们上下铺好几年,所以互相也非常了解,在这几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喜欢昆明,大学毕业后竟自去了昆明,在那里找了个安稳的工作,寻了个对自己好的男生,假期闲暇时会去周边旅行,过着我羡慕的小日子,轻松并且惬意。
去年暑假,我还去昆明找她玩了一趟,虽然时隔几年未见,但却依然如故。
平时我们联系的也多,互相了解本身又多,所以她的动态我了如指掌,虽不至于每天欣喜换乐,但其日子也绝对过的安逸而且舒适。
这是背景。
------------------------------------------------------------------------------------
今天看她贸然发了这么个动态,我肯定要问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她们公司有个同事死了。
其同事是刚完婚,搬进新房,按照昆明本地习俗,搬进新房要烧火,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新婚夫妻双双亡故。
死了后谁也不知道,因为没有去公司上班,电话又打不通,这才有人去新房查看,才知道俩人死在里面了。
很年轻,1985年出生的人,就这样,前几天还发喜糖、互相说笑,如今阴阳两隔,发生在谁身边,不恍惚才怪。
这让我想起我们这里之前发生过的事,也是新婚出的一桩事故。
一般村里有人结婚,本家的人都会去帮忙张罗。
村里的王姓算是大姓,娶儿媳妇算是大事,姓王的几家全部都去了,男的去了就是帮忙干些体力活,女的去了就是去帮忙烧锅什么的。
我们这的规矩,混的好、长得排场的会被安排去接亲,王家老二混的不错,在外做包工头,平时也是收拾的油头粉面,接亲这活他自然是责无旁贷了。
他们算是比较近的一家人,论起来应该算是王老二接侄媳妇。
农村人办事讲排场,鞭要两万响的,就跟要昭告天下,普天同庆一样,这些也都能理解。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鞭上,往常放鞭,都是扔地上点着炮焾就跑,让那些炮自己响一阵子。
但是王老二为了扩大影响,让车带着他,他在车上提着炮。
如今炮做的都是急火,一截一截的会有一个大炮,王老二行为失当,扔不及,在车里直接被炮炸死了。
喜事变丧事,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并打起了长长久久的官司,亲情毫无,并成了仇家。
这些是发生在我身边知道的,而那些不知道的呢?
例如《今日说法》节目曾报道过,云南某村某大户人家嫁娶时,按照本地习俗斗牛,最后牛发疯,斗出了人命。
还有看到的一些网站新闻,一些地方闹洞房抑或是给新郎灌酒,最后闹出人命的,也大有人在。
很多年轻人其实也是很反感这些老规矩的,但是在父辈面前却不敢有半点反对意见,噤若寒蝉。
但是若因为风俗习俗的存在,让喜事变丧事,真是可悲可叹。
写到这里,我的观点已经很明显了,我对有些风俗是持反对态度的。可能有点偏激,但是却是我的真实想法,
怎么说呢,困。不写了,睡觉。
本文作者:大地行者
大地行者,QQ|微信:1058210252,欢迎加我为好友。
我现在有两个公开QQ群,一个是主做新疆大枣核桃的批发的,称为代理群274816606,工厂在信阳,对我的产品感兴趣的欢迎加入,确定做代理后,我会抽出时间培训。
另一个群是读书交流群245558014,群内上传有大量电子书,喜欢读书的、喜欢交朋友的,欢迎加入到群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