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四川地震的新闻一直都在,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妈妈给我讲的一件事来。
那还是2008年的事,那年汶川大地震,我们这里也有些许震感,我妈妈算起来那时应该是46岁,深夜凌晨被摇醒,意识到是地震,坐着发了会呆,然后起身把衣服穿戴整齐,接着睡觉去了。
当时我问她,怎么想的,作为80年代少有的大学生,地震自救的常识都没有吗?我妈说,她住在6楼,家里也没有坚固的家具做依靠,她不想楼塌了后被人挖出来看到自己衣衫不整的样子,所以选择把衣服穿好,然后躺在床上听天由命。
刚开始的几年,我把她当笑话,在茶余饭后和亲戚好友开着玩笑,说着母亲大人多么多么注意自己的形象,生死之间都想着自己的形象。直到很多年过后,我的年龄有所增长,慢慢地悟出了其他一些意思出来。
2008年我正值大四,5月地震时学校已经放我出去找工作了,毕业已是囊中之物了,我也没有考研深究的打算,毕竟当时家里一贫如洗,有个败家赌博的父亲,我选了离家近、学费最便宜的大学。那个时候我想的都是尽快工作赚钱,分担家里的困难,那时的母亲没有一点点生存的乐趣,再加上我大学毕业顺利进入市电视台工作,才会导致妈妈遇到那件事会有那样的想法,那时的她应该是心如死水一般了。
那时的我心高气傲,誓要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来,我的心波澜的恨不得和巨浪一般,可惜那次地震我睡得很死,根本没有感受到。随着我电视台工作逐渐稳定,每月按时交给家里钱,我想妈妈心里也应该有了涟漪。
再后来三线城市的电视台工作已经满足不了我了,为了高中的初恋,为了心中不明所以的理想,我决定裸辞去上海打拼,那时的妈妈心情平静的表示支持我的决定。那年的春节期间我在电视台大楼值班,晚上看着窗外的灯火通明,看着空中的烟花绽放,我的心里想得都是我没见过但是脑补过非常多次的上海繁华,以及心心念念的她。
那时的妈妈送我离开时,没有眼泪、没有嘱咐,默默交给我2000元钱,让我好好努力,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心如止水。
后来的故事就有些俗套,拿过销冠、管培第一、KPI第一……也跟不上魔都的房价、也看不到“未来”、也失去了她,在上海呆了9年后,我落寞地回了老家。那时的母亲眼睛里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心如死水,也没有了心如止水,现在全是焦躁情绪,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因为她心里有了牵挂和不舍。
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儿媳、有了存款……她脾气也变得越来越不好,我有时候也怀念2008年的母亲,微笑的对我说:地震来了,我也不想逃,总不能让人挖出我衣衫不整的样子,所以我穿好了衣服,才继续睡觉。
我又何尝不是,有了不舍,当初无欲则刚早就消失了,好怀念啊!
写于2022年9月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