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交流的第一年教四年级,与我同班的顾赛红老师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兼总账会计。我初来乍到,听到有老师叫他“赛主任”,感到奇怪,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帮人家纠正:是顾主任,不是赛主任。后来,总算明白,学校里姓顾的主任有好几个,为了区分,就取顾老师名字中的“赛”称他“赛主任”。真是够有才的!第二年,我教五年级,与我同班的是唐校长。开学不久,有学生发现了他的双重身份,称他“间谍”;有学生发现了他有绝世神功“来无影去无踪”;更有学生发现了他“嗓门大”,在习作中这样描写道:
起初,唐校长的声音很小,就像是一个疲惫到极点的人在说话。突然,他微微蹲下去,身子前倾,又猛地直起腰,大吼一声:“所以……”惊得我连拿在手中的铅笔都滑落在地。只见唐校长稍作停顿,威严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同学。大家坐得端端正正,静候下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唐校长那洪亮的声音再一次在教室响起。不仅如此,那声音冲出教室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回荡着。
唐校长在课堂上颇能体现他大力提倡的“生本”思想。每节课他都是当堂作业,当堂批改。偶尔当堂不能讲评完的,当天无论多忙,他必会找个时间(多半是在下午课间操后)将当天的作业讲评完。
校长吴大龙,背地里,老师们称他“吴大”。
2014年秋学期最后一次开教师会时,吴校长宣布:2月7日放假,新学期3月1日正式开学。老师们惊呼:若上到2月7日放假,要上三个星期的新课,比预计的两周整整多出了一周。大家在下面窃窃私语。见此情景,吴校长大声道:“安静!你们在下面讨论是无效的!”
“无效?吴校坐在顶上(主席台)。”一老师在下面顺口接道。
顿时台上台下乐成一片。
这些特别的称呼,让我感受到古小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领导之间亲密无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附学生习作:
我们班的老师
汪康
到了五年级,我的各科老师都换了。
这不,以前教我们体育的尤老师早已不见踪影,换成了个子很高戴着墨镜的鞠老师。他在第一节课上和我们有说有笑,很快打成了一片。可到了第二次上课的时候,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只在楼下吹哨子,见我们迟迟不下来,顿时火冒三丈,并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全体上跑道跑五圈。跑完后,他严厉地斥责我们:“你们别以为我会像一、二年级的老师一样任你们放肆……从今往后,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一个个给我打起精神来!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不可怠慢!”我们立即呆若木鸡。早就听说,这个鞠老师以教学严谨著称,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唐校长。他工作繁忙,可上起课来声若洪钟,精神抖擞。记得刚开学不久,我们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快要结束了,唐校长的声音很小,就像是一个疲惫到极点的人在说话。突然,他微微蹲下去,身子前倾,又猛地直起腰,大吼一声:“所以……”惊得我连拿在手中的铅笔都滑落在地。只见唐校长稍作停顿,威严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同学。大家坐得端端正正,静候下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唐校长那洪亮的声音再一次在教室响起。不仅如此,那声音冲出教室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回荡着。从此,我们尊称唐老师“高音王”。
唐老师虽然声音大,但语速并不快,我们听起来字字入耳,句句入心。英语老师就不是这样的了。她上起课来,那张嘴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匣子,一个个句子从那好看的嘴里迸出来,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她创下的最高记录是,第一次家长会上,她上千字的发言稿,不到三分钟就讲完了。她讲完了,教室里寂静一片,大家都在回味:刚刚老师都讲了什么?
我们班的老师各有各的特色,我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