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天】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副与众不同的画

2017-05-13 星期六 上午晴,下午阵雨

今天下午带延宝去上画画课。这是他在中断了一年半之后重新回到杰比尔,上周是回归后第一次上课,今天是第二次,整体状态挺好。

今天的主题是“毛毛虫历险记”。老师带孩子们了解毛毛虫的特征、生活环境,还有变化成蝴蝶的过程后,孩子们运用色粉笔、拓印再创作的方式表现画面。


创作中的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最美!


孩子们的作品

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老师做同样的引导,在孩子们手里却变成了一副副内容、风格完全不同的画,这正是我认可这家美术教育机构的地方。

我与这家机构的创办人大象老师认识有7年了。当时延宝才6个多月,我没事在本地的一个论坛上闲逛,无意中看到她发的一个贴,说想要办一个画画班,用一套跟传统的画画班不一样的理念,这个理念吸引了我,就跟她联系,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每当她跟人家介绍我的时候都会说:“这是我的第一个网友。”

她们的理念和传统的美术培训班不同的地方在于,不以画得象不象作为评判的标准,不以参加各种比赛拿各种奖作为目的,这是我最认同的地方。这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厌烦了当考试机器的日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陷入考试比赛拿奖的泥潭。

她们希望孩子们把画画当作表达情绪和所思所想的渠道,心里有什么就画出什么来,不必受任何拘束。所以这里的孩子们的作品不是常见的儿童画那样的先用描线笔画出轮廓再往里面涂色(从意象上说,轮廓线也是一种束缚),也不是按照老师的示范画千篇一律地临摹,而是直接用颜料进行色块的堆叠,天马行空地画。

老师鼓励每个孩子都画得跟老师的不一样,也跟其他同学的不一样。本来,每个孩子心里就有一副与众不同的画,但很多时候孩子们没机会表达,或者不被允许表达,而是被各种条条框框规住了,时间长了,“天马”就被驯成听话的“家马”,而不知道自己能怎样奔跑了。

所以,在林林总总的美术教育机构中我就认准了这一家,从认识大象老师的时候就跟她报名了,直到延宝三岁多终于到了她们能收的最低年龄才开始去上课。

他原本挺喜欢在杰比尔上课的,但到了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他突然拒绝去上课了,甚至拒绝用颜料画画。即使这样,我也没有给他找其他的画画班,而是等他回心转意。等了一年半,那天无意中问起,他竟然表示愿意回杰比尔继续上课,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终于等到了,哈哈。从这里体会到的一点是,对于孩子,我们要有耐心,给他足够的时间,他自己会慢慢地调整状态。如果我们越俎代庖地想要帮他调整,或者心急火燎地催着他调整,结果可能事得其反,跟我们的目标南辕北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