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西域之行前后13年,当年19岁的刘彻如今已过而立,见到风尘仆仆却目光坚定张骞,刘彻激动不已。不容易呀!十几年的等待,张骞不辱使命,虽然与月氏国没有达成战略同盟,但他成为了汉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中的信息量是无价之宝。刘彻迫不及待的与张骞彻夜长谈,他渴望知道大汉以外的一切。
张骞向刘彻介绍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国的地貌、特产和风土人情。张骞说他在大夏国时,看到有人买卖来自蜀地的布,当地人说是商人从身毒国(印度)运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估计距离蜀地不远,张骞建议刘彻可以开辟一条通往身毒国的路,这样汉朝通往西域就能避开匈奴。西域各国物产丰富,军队战斗力不强,可以用财务笼络他们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如此,汉朝的威望就能通达四海。
张骞对西域各国的介绍记录在《史记•大宛列传》,这是历史上西域各国第一次详实可靠的文字记载,研究价值极高。
听说又可以出去赚面子,刘彻兴奋了。他马上采纳了张骞的建议,拜张骞为太中大夫。前面说过为了开发西南夷已经花费巨资,后来实在供不起,就停工了。这次听了张骞的提议,刘彻决定重新启动西南夷修路工程。
西南夷这边继续烧钱,可进程并不顺利,派出去的几路人马都遭遇了蛮夷袭击,未能顺利成行。南门正焦头烂额,北面的匈奴又出来闹事了。自从匈奴军臣单于死后,他弟弟伊稚斜(cha)篡位,自立为单于。这个伊稚斜是个喜欢惹事的主,上位后一直骚扰汉匈边境,现在已经打到了河套的朔方郡。
都到家门口踹门了,这事没法忍。刘彻派卫青率三万精兵从高阙出兵(内蒙古巴彦淖尔),目标是匈奴右贤王。右贤王根本没把卫青放在眼里,每天喝的酩酊大醉,毫无防范。卫青连夜摸到右贤王老巢,突然发起进攻。没悬念,右贤王大败,只带着小老婆和几百人仓皇逃跑。
这个右贤王打仗不灵,逃跑可是一把好手,汉军穷追数百里,居然没追上。此战卫青抓获匈奴小王数十人,俘虏一万五千余人,牛羊几百万头,近期汉朝的损失基本都捞回来了。
刘彻就知道一定会等到卫青的捷报,于是马上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去前线慰问,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同时加封食邑,号称万户侯。
这些还不足以表达刘彻对对卫青的喜爱,他还要给卫青三个幼子封侯,这不是要把李广气死吗。面对如此恩宠,卫青婉拒了。他对刘彻说,这次胜利不是他卫青一人的功劳,是众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结果 ,实在不敢让三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受此封赏。
卫青的意思是,打仗不是靠我一人,那么多兄弟看着呢,这次若只我一人获封,兄弟们喝西北风,以后谁还给朝廷卖命。刘彻何等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卫青的意思,于是他马上给此次出征的将士们纷纷行赏,按功获封,人人满意。卫青不仅会打仗,还会做人,实在是良人良将呀!
汉朝这边敲锣打鼓庆功行赏,匈奴那边可郁闷了。以前都是匈奴追着汉军打,现在被汉军打的这么狼狈,颜面何存。不行,必须找回面子来!
当年秋天,匈奴进行了报复性袭击,到代郡(今河北蔚县)疯狂抢掠一番,还杀了郡都尉。刘彻一看这是没打服呀,那就接着揍吧,打到你服为止。
第二年春天,刘彻派卫青率大军从定襄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出发进攻匈奴,前后斩杀匈奴一万余人。这次出征的亮点不是杀了多少敌人,而是在卫青身边出现了一位年轻人,他就是后来令匈奴闻风丧胆,让无数汉人热血沸腾的霍去病。
下期我们就来说说这位霍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