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院(李白《赠汪伦》)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余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即是半个盛唐”。这是余秋雨在诗篇《寻李白》中对李白作出的最为经典的评价。

        有人曾对李白有关喝酒的诗作做过计算,发现李白现存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文中,谈到喝酒的就有一百七十首。统观李白的平生及诗文,那种“畅饮狂歌、飞扬跋扈”的大唐酒风,在李白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诗仙李白与酒的传说。

        以下内容为摘要整理,完整内容请收听音频。

        金龟换酒

        唐天宝元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栈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去观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二人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来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

        黄昏时分,贺知章更是不舍分离,便邀李白对酒共饮。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间便已酒至半酣。酒至酣处的李白更是诗兴大发,叫店小二取来笔墨,在酒桌上挥毫疾书,将贺知章白天惊为天作的诗篇《蜀道难》又现场写了一遍。

        李白的《蜀道难》,笔法雄放,如行云流水,似庐山瀑布,激情洋溢,一泻千里。一幅幅高峰入云,沟壑纵横,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画面呈现眼前,黄鹤飞不过,猿猱难攀缘,把山势的高危,蜀道的艰难,写得惊心动魄形象逼真,读起来犹如身临其境。

        贺知章更是读一句诗,便饮一口酒,还不停地与李白干杯,吆喝着店小二添酒。小二尴尬地说:“大人,酒资已用尽。”贺知章连忙伸手去掏,却发现钱袋空了!情急之中摸到了身上的金龟,这在古代可是显示官阶的信物,但是老先生毫不犹豫地解下金龟,递给店小二:“拿去换酒来!”

        倒是李白还算清醒,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于是,便成就了一段被后世广为流传的美谈:“金龟换酒”。

        贺知章金龟换酒与李白畅饮,后人引为旷达酣饮、倾心结交的典故,宋代刘望之在《水调歌头·劝子一杯酒》一词中便写道:“谪仙人,千金龟,换美酒。”

        跳江捉月

        李白的一生与酒相伴,他的诗也是充满了酒仙诗仙的浪漫色彩。大概没有别的哪个文人对酒的喜爱,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

        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大概都与饮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说法,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死。

        传说有一天,晚年的李白独自在采石江畔赏月畅饮。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悲切的呜咽,李白循声找去,看见一个渔妇抱着病危的孩子在绝望的哭泣。原来渔妇的丈夫被抓去充军战死,公婆悲痛难忍,相继身亡,唯一的孩子现在又得了重病,无钱医治。

        李白听完渔妇的哭诉,泪水满眶,摸摸口袋分文无有。他安慰渔妇不要焦急,便转身为渔妇借钱去了。待李白借到银钱,赶到江边,孩子已死,渔妇也抱着孩子跳了江。

        李白见状心如刀绞,捧起酒碗,一饮而尽。一碗、两碗……低头时,他看了看江水中的那轮皎月。他曾听说,月亮里的玉兔在树下捣着石臼,石臼里装的全是能起死回生的灵药。想到这,他高兴他说:“孩子有救了”。他奋力张开双臂,大声呼唤:“吴刚、玉兔,把灵药留下吧!”话音未落,便扑下悬崖,跳进江里。

        忽然,江水掀起拍天巨浪。大江深处,现出一条白花花的水路,两旁浪花如墙,一条带翅的鲸鱼从江底“扑喇喇”冲出,直向云天飞去。人们看见,鲸鱼的脊背上,驮着一个白衣仙人——李白!他举着酒杯,潇洒自若,骑鲸飘然而去。

        这个“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有人写诗赞颂:“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露饥蛟涎,便当骑鱼上九天。”

        除了酒,李白还喜欢美景,所以他仗剑江湖,走遍天下。一天,仰慕李白的富家子弟汪伦为了见他,就抓住了这两点,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果然上当,二人把酒言欢,汪伦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开怀大笑,没有认为自己被愚弄,而是被汪伦的盛情感动。等到离别时,汪伦送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缎,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诗一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赠汪伦》。

        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名山大川,自从他25岁仗剑出国,辞亲远游,走出四川。30多年间,他曾五次游历皖南,在皖南的时间累加起来有六年之久,而且,皖南不仅是李白主要的游历之地,还是他最后的归宿之地。李白几乎走遍皖南,还为皖南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篇章,他做给皖南的诗,明确可考的有150多首,占李太白全集总数的1/6,数量是很不少的。这些诗歌绝大部分以皖南的山水人文为歌咏对象,带有十分浓郁的皖南韵味,其中的《望天门山》《赠汪伦》《独坐敬亭山》《宣州谢眺楼饯别叫叔叔云》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唐玄宗天宝12至14载,也就是公元753到755年。李白在宣州,特别是秋浦一带,长期居留。天宝14载,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州游览,泾州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泾县,当地人汪伦热情地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绝句,赠汪伦,留别。宋署本《李白集》在这首诗的题目下面有这样的注释,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坛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意思是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用美酒招待他,汪伦的后裔至今珍藏着李白所写的实。因此,后人就认为汪伦是一个村人,也就是普通村民,但是据今人对汪氏宗谱的研究发现,汪伦又叫汪凤林,唐代开元年间曾担任过泾县令,卸任后,就住在桃花潭畔,他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与李白王维等人想相友善,数与诗文往来贈答。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卷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汪伦知道李白有两大嗜好,美酒和美景,于是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并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十几里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二人一见如故。这个故事当然是小说家言,但很能抓住李白和汪伦的性格特点,汪伦留李白在桃花潭附近住了七天,李白过得非常愉快,根据他所写的五言古诗《过汪氏别业二首》,我们可以知道,汪伦的别业周围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品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情况。在过《汪氏别业二首》中,他把汪伦比作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临行时,李白写下这首绝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诗的前半部分是叙事,先这写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李白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乘舟表明循水道,将欲行就要踏上行程,表明这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一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船家已经准备停当,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再一次环顾周围的景致,就要启程离开了。如同我们今天告别时所说的,我要乘船走了。这一路句完全是不假思索毫无修饰的,正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姿态。忽闻岸上踏歌声,这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舞形式,人们手拉着手一边歌唱,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听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完全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用忽闻。这句诗说的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迎来送往的繁琐礼节。也许李白打算悄悄离开,所以没有刻意作别,也许之前已经别过,现在准备直接离去,从诗中分析,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李白并没有预料到汪伦会来送行,但汪伦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群踏地而歌的村人。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短短14字,不仅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也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部分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桃花潭位于今天安徽省泾县西南100里,地理文献《一统志》说他深不可测,桃花潭水深千尺,既描绘了桃花潭的特点,又为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预伏一笔,表达的意思很浅近,桃花潭水纵然有1000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诗妙就妙在不及二字,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之深,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用水流之声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凡语,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果是人说汪伦的友情像潭水那样深,也是可以的,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儿刻意雕琢的味道,但是在这首诗中,凡语转为妙境的关键,正在不及这两个字。不及,首先是比物,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桃花潭水和汪伦送我情联系在一起,有了桃花潭水做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形象生动。其次是比较,将桃花潭水和汪伦的情谊进行比较,这一番比较的结果是什么?不及比不上。桃花潭水纵然已达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的深情厚谊。诗人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形象地表现出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无法衡量的友情,真率自然,余味悠长。赠汪伦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它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用口头语写眼前景,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正如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所说的,先有汪伦热情款待李白的一番深情厚意,再有李白与情切景真处的信手拈出,所以能够调绝千古。中国式的传统主张是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就曾提出作诗的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过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这首诗的表现特点恰恰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首先,它语直,口语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语言浅显易懂,这一点,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分析,再比如,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直呼自己的名字开篇,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做结,却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其次,他脉露,即脉络显露,先叙事,再抒情,线索单纯清晰。但是这首语直脉露的七言绝句,意不浅,味更长,有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清代乾隆皇帝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目送飞鸿,手挥五弦,是魏晋名士嵇康的名句,也是超逸脱俗的魏晋风度的象征。那一份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无比潇洒神态,不知使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心向往之。乾隆皇帝将赠汪伦与魏晋风度联系起来,正是因为在这首小诗中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它所透露出的大诗人潇洒不羁的个性,正是文人墨客心悦诚服的,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其次,赠汪伦这首诗充分利用了文学创作虚实结合的原则,恰当留白,调动了读者的参与,其效果十分显著。从整体结构来看,这种诗先叙事,再抒情,这符合我们由事生情、由物生情的情感产生过程,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都遵循了这样规律。《赠汪伦》无论叙事还是抒情,都在召唤着读者的思考想象感受和再创造。先看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出发失踪,诗中只写到他忽然听到歌声。接下来呢,当然是循声望去,看着汪伦带着村人踏歌而来,这时,我们仿佛看到岸上汪伦和村人们且歌且近,船上李白的脸上绽放出微笑,连连挥手作揖。诗人将从循声远望开始的过程都省略了,直接转向抒情,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增强了诗歌的跳跃感。再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引发了读者深深的寻味。在诗人眼中,桃花潭水纵然已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的情谊之深,那么汪伦的情谊到底有多深哪?我想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叙事抒情中的虚实结合,构成了对读者参与的召唤。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千万读者将这首小诗深深的印在了心灵深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李白诗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出口成章,天真自然,毫无矫饰,而有一种不期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首赠汪伦,正体现了李白自然高妙的诗风,毫不费力,清新流畅。因为这首诗桃花潭水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也因为这首诗,汪伦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桃花潭一带,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和公牛蓝访问的遗迹,堪称佳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余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即是半个盛唐”。这是余秋雨在诗篇《寻李白》中对李白作出的最...
    岸上芷汀阅读 628评论 0 0
  • 一提起唐诗,就想起李白。 我小时候能朗朗上口的就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
    象爸说阅读 2,001评论 3 23
  • 李白作品年表序列 时间 背景 作品 710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 10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
    彤同妈妈阅读 12,536评论 0 7
  • 2019年4月18日 不明事理的公婆又来电话搅乱我们的生活,不在我们的生活里还要继续不断的破坏我跟老公的感情,抱着...
    家有小女初长成1阅读 216评论 0 0
  • 家庭教育随笔 敬爱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回到家接到女儿交给我的这个写家庭教育随笔的作业...
    魏光付阅读 8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