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的智慧:家庭与班级的希望之光
河南 张志华
昨日,我参与了牛皮明明读书会的《庄子》分享直播,谭老师的分享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他讲述《让王》里安贫乐道之人的故事,继而话锋一转,提到丈夫应有的担当——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善待妻子。谭老师回忆年轻时与妻子虽不富裕却充满快乐的时光,秘诀竟是“画饼”。他向妻子描绘事业规划与工作蓝图,如出版图书、申请专利等宏大计划,这些美好的愿景如同灯塔,让家庭在希望中稳稳前行,虽物质匮乏却其乐融融。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教育工作。身为教师,我们又何尝不应成为“画饼大师”,为学生点亮希望之光,使其学有目标,习有动力?回顾我三十余载的教学生涯,若论成功经验,激励与鼓舞学生当属其一。我始终坚信,激励是教育的灵魂。
初为班主任时,我满怀热忱却经验不足。偶然读到班主任应提出共同目标的文章,便立刻在班级中试行。每周班会,我都会为全班设定一个共同目标,如“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看似简单的目标,却如同一面旗帜,凝聚起全班同学的心。当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时,班级便有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同学们在相互鼓励中共同进步,班级的凝聚力与日俱增。
而作为学科老师,我会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一个个小目标,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我鼓励学生绘制愿望图、书写心愿卡,这些小小的卡片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每当学生达成目标,我都会兑现承诺,帮助他们实现心愿。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他们在努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犹记期末备考时,我让学生自行设定目标并写下心愿。这份自我期许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源泉,为了达成心愿,他们全力以赴。而最终,班级的优异成绩便是对这种“画饼”教育的最好回馈。
今日的读书分享,让我深刻领悟到,无论是家庭还是班级,“画饼”并非虚幻的空想,而是一种智慧的引领。在家庭中,美好的愿景能让家人携手共进,共度风雨;在班级里,共同的目标能使学生团结一心,砥砺前行。
然而,“画饼”并非毫无根据的吹嘘,而是建立在对家人、学生充分了解与信任基础上的激励。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他们的潜力与需求,用真诚去描绘那些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只有这样,“画饼”才能真正成为希望的种子,在家庭与班级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