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雪还残留在屋角树梢,2019的脚步已悄然来到。新的一年,继续走,穿过黑暗等待破晓的光,尽管匆匆,却从未这样从容……
2019.1.1 往后余生,你和谁共度新年
新年的第一天,收假上晚自习。
我提前来到学校,见班级的门上贴上了春联,讲台上堆满了水果和各种零食,孩儿们在教室忙碌着准备元旦晚会的节目,一派喜庆祥和的样子。为了配合这节日气氛,我特地穿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一进教室就吸引了孩儿们的目光,他们说:“老师,你好喜庆哦!”,新年新气象,让我们热热闹闹又欢欢喜喜地开始吧!
晚会可谓是丰富多彩,有集体表演有个人表演,有小组合作有舍友联盟,有唱歌跳舞,有朗诵小品,有游戏,还有情景剧,中间还穿插了互换礼物环节,最后吃了蛋糕,过了个集体生日。
大家都沉浸在集体过新年的快乐与幸福中,暂时忘了高三学习的紧张和一天天逼近的高考,以及高考后的离散。
这是大家最后一次共度新年,往后余生,你和谁共度新年?总之不会再是眼前的这个地点和这群人了。你也将不会再是此间的少年。
往后余生,你会不会想起这个夜晚,想起和你共度新年的同学?今夜,灯光如此柔和,同学们如此欢乐,时光如此美丽,一切都好似为你订制。
东方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上,国宝级歌后蔡琴唱了三首歌《告白气球》、《张三的歌》、《恰似你的温柔》,还是最喜欢她唱自己的歌,那么温柔那么深情。她说:“新的一年,愿大家更有力量。力量来自于温柔。”
借用蔡琴的歌与话,新的一年,也希望我们大家在追梦的路上都更有力量!
2019.1.2 请回答1999
看了一篇文章,《1999 年过去了 ,我很怀念她》,文中回顾了1999年的一些人、一些事。比如:《今日说法》走进公众视野,主持人是当时还很青涩的撒贝宁;30岁的李咏刚刚因为《幸运52》声名大噪;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走红;王宝强刚到北京寻梦;靳东成了中戏99级最帅最老的男生;金庸剧《天龙八部》创收视新高;马云召集小伙伴在杭州开了一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有名的动员会;韩寒“新概念作文竞赛”获奖;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国庆“世纪大阅兵”;中国加入WTO;澳门回归……
文章最后说:“这就是1999年的一些缩影,一些人,一些事。不论当时你在哪,在做什么,那个年份最能打动人的,是20年后时间给予我们每个人的答复、回应和彩蛋。
请回答1999,大家要回答的到底是什么?我想,我们所要回应的是:这二十年,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
请回答1999。
1999,我刚成为一名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除此而外,对二十年前,真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记忆。
二十年后,是否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我不知道那时,有没有想过自己要活成什么样子?
不想回望,也不想回答,过好现在,其他的,都交给时间吧。
2019.1.3 正在幸福中
课后,去一个姐姐的办公室,她正在做课件,便与我分享。原来,她是把一些照片做成幻灯,打算与学生分享,这些照片中,有前几天的雪景图,也有她外出学习和观光采集的一些照片。这其中,一些雪景照还是我拍的呢。
一些平常的照片,被她组合成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显得格外诗意美好。可以想象课堂上学生看到的时候会如何惊喜,一定又是一声声赞叹加一阵阵尖叫了。
我是赞赏这样的分享的。才情怀的人,才会这样做老师。这样的一堂课,虽是与考试无关,却会让学生们看到世界的广阔,生活的美好,会让他们因向往而生奋斗之心,这比苦口婆心的励志课更有激励作用。另外,通过这样的分享,他们也会更了解自己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由衷产生向美向好的心。以后,或许老师传授的知识他们全忘了,而这一堂分享课上的细节却会被记住,这大概就是英国教育家怀海特所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一个老师,如果只会传授课本知识,一定是不完整的。
我从这个姐姐的脸上看到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感。从她开始挑选照片,甚至从她拍照时,再从她用心做幻灯时,这种幸福感就伴随着她了。我想待到分享,她的这种幸福感还会加倍。
诗人王小妮曾有过在海南大学教书的经历,她在《上课记》中说:“有的时候去上课,感觉一路奔跑着急着要同他们交谈,一个悲观的人能在今天这么做,真是自我的拯救,多亏了这些年轻人不间断的提示与陪伴。”
“一路奔跑着急着要同他们交谈”的感觉,你有吗?如果有,你正在幸福中……
2019.1.4 要不要再来一场雪?
2018年底的雪已融化殆尽,唯有这些照片,每次翻看,都会被雪的静美融化。
初雪为欢谣。
初雪纷飞的清晨,我在课间领着孩儿们在教室外拍照,洁白的雪花落在他们的发梢,落在我的手机镜头上,天气寒冷也不减我们与雪合影的热情。
因为雪,心情无端激动,激动什么,却说不上来。
晚间带女儿去吃火锅出来,大雪把我的车变成一个雪白的面包,我从停车场找来扫帚才把挡风玻璃上的雪清扫干净。
雪来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又和朋友们一起去公园赏雪、拍照,一路笑声朗然,直到太阳出来,雪开始融化。
第三天只剩一些残雪,阳光普照的午后,我在院子里寻雪觅花,拍下一些以雪为背景的照片,雪与万物相衬,极简,极静,极美。
新的一年,要不要再来一场雪?我充满期待……
1.5 小寒
古人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今日小寒,按谚语该是滴水成冰的时节,但今天却很温和,太阳早早地挂上了天空。
我们去爬山,马先森还背了相机,结果到处都是冬天的萧瑟景象:光秃秃的树、枯竭竭的草、荒凉凉的坡。除了澄澈如湖水的蓝天,没有什么特别的景。
宋人朱淑真有诗说:“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记得山上有蜡梅的,只是我们没有走到开蜡梅的地方便回来了。
天气那么好,倒令我惦记着旧时院子里的梅花了。那赏心的三两枝,衬以蓝天,是我往昔这个季节乐此不疲拍下的画面。如今搬离那个院子,要回去看一下都好难。现在住的这里也有一株蜡梅的,在对面那幢楼前一楼人家的窗外,待我寻见时已开了满树,花朵清瘦如营养不良的人,让人心生怜惜。
小寒大寒,收拾过年。小寒一过,这一年便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寒节气便是立春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秋收冬藏,藏一些文字和图片,藏一些心情,迎接春天……
1月5日 现实并不如诗般美好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老师:
第一堂课上,他用惠特曼的诗引入,让学生叫他“哦,船长,我的船长”;他带学生去校史展览室,让他们倾听照片上的人发出的忠告(其实是他模拟),来告诉学生们要抓紧时间,让自己的生命不同寻常;他让学生撕了书的序言,告诉他们要学会自己思考;他给学生们读惠特曼、梭罗等诗人的诗歌,鼓励学生们创作自己的诗,他告诉学生人类是充满激情的,诗歌、美、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他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告诉他们用不同的眼光来看事物;他告诉学生们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他带着学生运动,让他们喊出自己野性的狂叫;他带着学生遛腿,希望他们找到自己的步伐、节奏;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成为自由思想者,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隶;他鼓励学生坚持自己正确的方向……
他就是《死亡诗社》里的基丁老师。一个有着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老师,一个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可是,现实并不如诗般美好,在电影的最后,基丁老师被学校开除了。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最终黯然离去,留下一批伪教育者继续把持讲台,现实的悲哀可想而知了。
发生在基丁老师身上的悲剧,其实是教育的悲剧。悲剧的成因有三:首先是学生的原因。学生受年龄、学识、阅历等方面限制,并不能透彻理解老师传授的精神真谛,导致了一些盲目的胡闹。比如他们效仿基丁老师当年成立的“死亡诗社”,秘密在山洞读诗,虽然很悲壮决绝,但显然有许多胡闹的成分。再如查理以“死亡诗社”的名义,冒然向学校提出招收女生的主张,且在校会上公然戏弄校领导,他以为会得到基丁老师的赞赏,不料这样的胡闹却险些让他被开除,同时也引起学校对基丁老师的不满。
其次是家庭的原因。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与基丁老师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家长按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安排未来,并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孩子希望像基丁老师说的那样要敢于逆流而上,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尼尔以结束生命的方式反抗父亲,来捍卫自己的理想。父母不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导致悲剧的发生,但学校把这一切归咎于基丁老师的教育思想。
最后是学校的原因。新生入学,即被告知,威尔顿是全美最优秀的预备学院,有75%的人毕业后进入了名牌大学,它的的四大支柱也是教学原则是:传统、纪律、荣誉、优秀。这是一个传统势力强大的学校,老师们都按部就班地教学,而基丁老师便是一个异数,他打破固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做自己等等。他的做法有错吗?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可是在强大的传统势力下,异数怎能有存在的空间?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的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未活过”这是基丁老师在课堂上朗诵过的一首梭罗的诗,尽管现实并不如诗般美好,但是被基丁老师影响过的那些生命与没被影响过的生命,一定有一些什么是不一样的……
1.7 成长的代价
学生说要看《狗十三》,我说听这个名字就不感兴趣,学生说评分高的。
后来和他们一起看了,原来这部电影有如此多戳中泪点的地方,我都用完了一包餐巾纸。
台湾作家刘墉说:“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在离异家庭的13岁女孩李玩身上,成长是一种疼痛,却并不美丽。因为父母离异,李玩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很孤独,也很叛逆,在父亲给她买的小狗爱因斯坦丢失后,她为了找小狗置爷爷奶奶于不顾,后来在父亲的一顿毒打下,她渐渐学会了妥协,成了大家眼中一个懂事的孩子。可是当看到她听从父亲的话喝酒、与同父异母的弟弟玩耍、吃下不愿吃的狗肉、见了丢失的小狗也不相认的时候,觉得多么心痛,成长过早地夺走了她的本真,让她变成了另一个人。孩子不懂事的时候,让人生气,可懂事之后,是令人心疼。
那么做父母的呢?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的?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不能陪伴孩子长大,只是在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从不问孩子在想什么,以为用物质就可以代替对孩子的爱,总是不断地用一个谎言去掩饰一个错误……李玩的父亲是这样,千千万万个父母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部电影反映的孩子的成长问题及家庭教育问题,是如此真实,它仿佛就在你我的生活中,每个孩子都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每个父母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教育问题。据说这部电影被禁五年,也是由于它触及了生活的真相。
看完,真的希望所有的大人都能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份真正的爱,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11 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天里的响晴天气,有如春天。
小区里的梅花恣意绽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拍了一些梅花图,想起一些咏梅的古诗词,甚觉美好。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清.李方膺《梅花》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元.王庭筠《绝句》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明.道源《早梅》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宋.谢枋得《武夷山中》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1.18 倒车镜里的风景
在学校停车场,倒车的时候,发现倒车镜里出现黄昏柔和的风景。夕阳包裹着高楼、近树、冬草、池水,池水倒映出这一切的影子,虽不是极美,但也别有一番韵味,于是踩住刹车,拍下这个画面。待我锁好车门,回头想再看看的时候,却发现池水浑浊,衰草离离,荒芜杂乱,并不能引人入胜。
也许时光也是如此,乏善可陈的当下,当你回看时,却成了风景。
1.21 一点小雪
山尖的雪
屋顶的雪
柳枝上的雪
腊梅花上的雪
棕叶上的雪
八角金盘上的雪
小草上的雪
都是
落在一个人生命中的雪
1.24 晨雾
1.30 雨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