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只有我这种四机子弟或者其他铁路子女才会有所谓“火车情结”,没想到还有专业“火车迷”的存在,并且还有自己的论坛,比如“海子铁路网”。其实,我对铁路和火车的记忆已然嵌入生活里。
小时候常去铁中对面的铁道旁玩沙子,还常和妈妈一起去四方火车站接上海出差回来的爸爸。也许当时我对爸爸本身的兴趣并不大,吸引我的是各种漂亮的衣服和小皮鞋,还有一提提的豆腐干。豆腐干大概两毛钱一盒,每盒里面其实只有几块,还有一两根牙签,但味道实在太美,尽管每次爸爸都给我带回几十盒,但我还是不舍得吃,基本上得算着,吃到爸爸下一次出差回来。
有张我很喜欢的照片(就是用了很久的qq头像,很多人问是不是我女儿的那个),也跟火车有关。照片里的应该是中国第一辆橙色火车吧?当时觉得好漂亮。
上小学以后,对火车的印象就是爸爸妈妈用免票带我去了江浙沪,去了京津,记不清是上海到杭州还是北京到天津,坐的是双层车,感觉好新鲜。
没想到很久以后,我在上海和北京各待了几年,火车成了节假日回家或去其他地方玩的主要交通工具。当时青岛往返上海只有一趟车——K296/293,车票要多难买有多难买,记得有年五一从上海回家,家人提前帮我联系好,让我自己想办法无论如何上去车,我不记得怎样上的车,上车以后找到了那个人,以为这样就可以等待被安排铺位了,没想到各种找关系的人太多,宿营车的铺位有限,根本安排不过来,只好按关系远近或者说软硬,好歹我不是最远最软的,最终还是分到了一个铺位,跟我同车回家的师姐就是在硬座车厢待了一晚。觉得自己还算幸运,这么多年的火车生涯几乎没有坐过硬座。
印象最深的一次火车之旅是研一寒假结束回上海的那次,寒假期间一篇论文都没写,一开学就要交,于是提前回了几天,在车上就开始准备论文,最重磅的一篇是翻译,打算写《苔丝》两个译本的对比,于是彼时在华师大读哲学的王老师帮我一起找材料,这篇论文几乎就是在路上完成的。
被称为“神车”的往返于京沪之间的1461/1462我也坐过,超慢,超便宜。京沪间z字头的车我也坐过,499块。有意思的是,北京车底的车没有任何服务,上海车底的车提供晚餐,还可以积里程,乘10次赠1次,不得不承认上海人真的很会做生意。
很怀念慢火车的时代。那会儿,青岛往返上海要很久,但路上一点儿都不寂寞,路过青州,会下去买几个桃子吃吃(青岛往返北京路过德州时,一定会下车买只小推车上锅里热乎乎的扒鸡)。我想我的黄河情结和长江情结也是那会儿形成的吧,快到济南和南京时,总会在窗边等着,使劲儿盯着,直至黄河和长江从眼前消失,仿佛完成了一个仪式。
青岛到上海,一过安徽,窗外就变得不一样起来,完全没有了北方的光秃秃,代之以各种白墙青瓦,分不清什么徽式建筑江南建筑,总之南方的民居总会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正在修着青岛到连云港的铁路吧,不久青岛到上海可不必绕道济南和安徽,而是走海边,经日照和连云港直达上海,不知新线路的窗外会有怎样的变化。
08年奥运会给青岛带来的最大好处,其一自然是作为帆船比赛城市自身得到的发展,其二就是开通了往返北京的几组动车。从那以后,车票真的好买了太多,当然,首选还是夕发朝至性价比超高的T25/26、195/196,但买不到它们,乘动车也很好。后来,有了实名制,车票更好买了;再后来,可以电话和网络购票,于是出现了好多像我一样矫情的乘客,各种买了改改了退退了买的,每次都要折腾一两下才能确定下最终的行程。车票好买了,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最多的一次是12年,竟然回了7次青岛,吃樱桃、洗海澡什么的,好快乐。当然,最方便的还是现在,有了各种app,感谢科技的进步。
随着普通列车被动车、高铁所替代,出发的火车站也从上海站和北京站变成了虹桥站和北京南站,但我希望所有的老火车站和老火车都能以某种形式留下来,比如在798和首钢厂区见到的火车头,比如坊茨小镇,不要像不曾见过的济南火车站一样被盲目拆掉。很欣慰,青岛的大港站和沧口站都还在,喜欢大港站漂亮的德式建筑,喜欢沧口站外长长的黄色围墙。
尽管已在家乡工作,但我的火车情结会一直存在下去。去到陌生的地方,也总希望坐坐当地的火车,比如台铁,比如伦敦到剑桥的火车,希望明年有机会能乘乘欧铁。有时间还是愿意坐着火车旅行,还有好多经典的线路等着我去走,比如兰新线路、青藏线、大丽线、成昆线⋯⋯
——————————————
写于2015年。这几年已经体验了兰新线和欧洲的铁路,打算春节期间体验一下青连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