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期待,放下执念

能够做到真得放下大抵是经历了希望、失望、无望、绝望。

当看向四周发现没有任何路可走,没有任何人能帮到自己,由心底涌出的冰凉的无奈、无力的感受令你万念俱灰。

可你终究熬过来了,这时在你身上升腾起的就是力量感。

经历过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剧痛的过程。

但正因为扛住了这个痛,才百炼成钢,才无往不利,才无所畏惧,才看到自己。

有期待是正常的,放下期待也是正常的。

听起来矛盾,却并不矛盾。

假如,你想让伴侣记住你们之间所有的纪念日,可是对方始终会忘记,但是除了这个以外都还不错,那么,你是要和伴侣死磕纪念日,还是忽略这个要求,或是主动提醒对方呢?

大多人都选择放下期待,换一种方式去解决。

又如,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能不能放下?不能。

纪琼院长说,父母要对孩子永远保有期待,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一生的成长,不必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所以,对于期待,先区分再管理。

那么要说到执念了。

执念不是执著,更准确的意思是偏执。

当偏了,就说明出现了差,偏的越多,差的就越多。

在偏的路上一直向前,那差的方向就越来越大。

如果在这条错误的路上继续一味的努力,只能是一错到底。

这样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傻吗,及时修正不就行了?可是,身陷其中的人感受不到,面对提醒可能更多的是对抗。

这个时候的执著就成了执念。

曾经我会告诉别人放下不合理的期待,现在想想,这句话有毛病。

对当事人来说,哪里有不合理的期待呢?每个期待都是发自真心,都饱含着爱和关注。

所以,没有不合理,只有适不适合。

适合当下的事儿和人,这个期待就是祝愿;不适合当下的人和事儿,期待就成了高压,压住自己压住他人。

好难啊,是不是?

哈哈,人生又哪有容易的呢。

在向死而生的这条路上,修炼自己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