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是磨蹭到11点起床,喝一大杯凉白开,擤擤鼻涕,就坐在马桶上发呆,刷手机。
第一次明确意识到喜欢发呆是什么时候呢?大概是大三的冬天?在学校基督教团契的周五晚间聚会上。
当时主持人同学让弟兄姊妹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前面发言的女同学说自己喜欢吃饭,她说“吃饭的时候最舒服啦,什么也不用想,不用担心”。
我听了感觉这说的真好,没有说自己喜欢读书锻炼爬山潜水,我上去了,扭扭捏捏的说出了自己的嗜好:我喜欢发呆。
我隐约担心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但担心也没有用,毕竟这种兴趣不是主观期望自己去做的,而是一种多年来的习惯,这大概是懒汉?不知道,懒汉有没有这么斑斓的内心世界,我的发呆,其实是强迫性跑神,幻想。
以前看了一部电影叫《白日梦想家》,觉得这世间喜爱发呆沉浸于幻想世界中的人不止我啊。
有一个流行词叫“脑洞大”,这个词比较俗气,倒不是名词本身,而是它给我一种“需要费力想象,带着目的”的感觉,而《白日梦想家》讲的那个主角,或者是我,所拥有的幻想世界却是自带的属性,自然而然的属性。
在实际生活中,同伴出于好意的埋怨时会说“你就是有些钝钝(念Ten四声)的”、“二愣子”、“老发癔症”。
我注意到发呆让我喜欢独处,有两种极端,一种是有些人喜欢热闹,让他一个人带着简直要了他的命,我恰恰相反,是另一种极端,要是把我跟别人放在一个空间,我浑身不自在。
可人总要工作吃饭,要养家糊口,要有本事安身立命。
就凭着我这干一天活,发六天呆的性格,我很难想象我以后的人生。
惶惶然,又愤愤然。
情不自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