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水浒传》,少年时曾看过些片段,对《水浒传》的许多了解,多是从小人书和电视上得来的,往往关注武松武功厉害,还是林冲本领高强,记得有副年画上画满了水浒一百单八将,我有事没事老喜欢瞅,尽管那一个个好汉画的相貌不遂我愿,十有八九要么矮小,要么丑陋,但还是给童年带来了许多快乐时光。
自古就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意思就是少年时,血气方刚,容易冲动,跟着学坏;而且水浒传里暴露了很多真实的人性的丑陋,容易让人悲观,所以有此一说。少不看水浒,是怕学坏;老不看三国,是怕多想。
现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把《水浒传》列为初中阅读书目。想来初中学生的阅历和水平,要把《水浒传》“啃”完,应该会觉得有些枯燥乏味,本人愿意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带来些阅读的趣味,让《水浒传》变得有点意思。毕竟这本书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数百年来,无论达官贵人,还是乡村野夫,三教九流都爱阅读,谈论,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有人从里面看到人性的奥秘,商业管理的经验,处事的哲学……
第一种读法,建议大家采用“读书+电视掺杂看”,既生动有趣,又可以比照,思索导演是如何改编名著的,好在哪里,甚是好看,有意思。
比如,开头——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无论小说,电视,一个好的开头,会奠定很好的根基。好的开头,就像拉二胡定调一样。
《新水浒传》开头就是宋江和公孙胜押运花石纲,公孙胜游说宋江劫掠生辰纲——这个开头就把大宋衰败的原因归结到:皇帝的奢侈腐败,官僚的贪污腐化上。
90年代张邵林导演,李雪健等主演的老版《水浒传》,开头出来,就是繁华的汴梁城里,三教九流,各种杂耍卖艺的,端的就是一副“清明上河图”,高俅带着一帮泼皮无赖出场了,如何欺负外地卖艺人,被禁军教头王进教训,高俅如何辗转发迹,当上太尉。——这个开头就把大宋衰败原因主要归结在,像高俅这类贪官污吏身上。
而原著《水浒传》里,开头力数历史源头,从赵匡胤开基,历经多少帝位,传至端王继位,是为宋徽宗。除了这些,还写了因为大灾,派洪太尉去龙虎山请张天师祁禳,放走了36天罡,72地煞星。这样开头,就除了包含电视所说的原因之外,重在突出天命,定数。
看明白了这点,后来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就不难理解了——说白了,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