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距今已经七十多年,涉及到这一事件的影视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在我的记忆中,只剩下六十年代的电影《伦敦上空的鹰》和十年前的电影《赎罪》,但这两部影片都没有把“发电机行动”作为故事的主线来展示。从客观角度说,敦刻尔克撤退这样的题材在政治正确上就对导演及其制作团队是很大的考验,毕竟涉及到的是英法联军溃败后的大逃亡,是被德军逼到法国海滩上命悬一线的生死危机,相比那些表现战争胜利的影片,创作的难度系数和敏感指数都偏大,而且容易费力不讨好,内容和表现上稍有差池就会招来社会舆论唇枪舌剑的讨伐。英法联军不是中国的项羽,有救命的船都不上,非要在乌江边自刎,成就自己的英雄主义;面对后有追兵、上有轰炸机的残酷现实,他们没有象我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一样舍生取义,而是选择艰难逃生,保存实力,回到自己的祖国。《敦刻尔克》上映后,我身边有些人认为这种表现战争失败的电影没看头,不理解诺兰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心思拍这种主题的电影,他咋不拍《战狼》那样的影片来提升民族自豪感呢?我顿时觉得“认知壁垒”真是一个好词,贴切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考问题的差距,并为诺兰导演的电影在中国市场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绩默默祈祷。
严格的说,上周末登陆中国的电影《敦刻尔克》不算标准意义上的战争片,因为在影片中只看见交战失败的英法联军,却没有一个占据胜利优势的德国鬼子(德国轰炸机除外)在镜头前出现。只是影片末尾,英军飞行员把迫降在德军控制区域的飞机烧毁时,在火光的映照下倒是有几个模糊身影(按剧情发展估计是德国士兵)出现,带走了那位勇敢的飞行员。在电影界不走寻常路的诺兰导演,抛弃了暴力血腥的战争电影拍摄模式,采用悬疑片的拍摄手法去展现这个历史事件,不注重宏大叙事,把镜头对准一个个普通的士兵和平民,真实反映残酷战争中的卑微人性,让观众有很深的代入感。鼓点般有节奏的背景声,紧扣艰辛的撤退场面,营造出让人担忧和恐惧的诡异气氛。在影院里舒适的座椅上用“葛优躺”的姿势看这部电影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不时出现震撼和极具压力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让你不由自主地保持后背挺直。
导演诺兰的祖父曾服役于英国空军,在战斗中牺牲。他的“敦刻尔克"情结从幼年时就种下了,带着家族的印记。不满足于官方史册上冰冷的文字记载和平淡晦涩的纪录片式的描述,他用一部拍摄手法另类、内容有温度的电影让”敦刻尔克”不再是一般意义上大撤退的代名词,而是象征着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军民表现出的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败而不馁的决心和勇气。难怪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会在大撤退后的演讲中说”援救中孕育着胜利”。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说对了,不然历史会是另外一副面孔。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当40万人滞留海滩,无法回家时,“家”却自远方来。不计其数的英国普通老百姓驾驶着自家的游艇,冒着被德军轰炸机击沉的危险,勇敢地向着敦刻尔克前进。他们对战败的家乡士兵毫无怨言,提供热茶和食物。正确面对失败,不仅考验人性,也考验智慧。就这点来说,英国军民经受住了巨大的战败考验,做对了决定国家和他们自己命运的人生难题。
作为历史,敦刻尔克大撤退已是一段镜像模糊的记忆。当年的英法联军历尽艰险,只为从法国海滩上突围回家;今天的我们通过电影,“重返”战场,从失败中感受胜利成果的来之不易。感谢诺兰导演,让”敦刻尔克“以这种方式回归大众视线,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和理解失败的意义。
让我们记住“敦刻尔克”,在面临人生困境时,就象七十多年前的英国军民一样,经受考验,勇敢突围。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