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行走在路上。我对此话深信不疑,并亲自做了一番考证。事实证明,你的庞然若失,你的迷茫纠结,全都来自于你的灵魂太过强大。
2019年3月17日,灵魂已经从睡梦中醒来,开始了她完美的一天。
早晨6:00,我准时醒来,打开手机找到昨天晚上对于今天的计划,看着简单的思维导图,头脑清醒了不少,也对今天的任务有了大概的时间规划。
在6:20分时,我打开了默默记单词,一天基本的单词词汇量在七十个,五十个四级词汇,二十个考研词汇,如果记得不错,还可以额外增加十到二十个,时长在三十分钟,记了四十个单词。
在7:00时,我花了三十分钟进行穿衣,洗漱,喝水,化妆。
在7:30分时,我出门去买早点,用了二十分钟吃完,在花掉十分钟的时间去到图书馆。在此期间,我对早上八点到一点的任务进行了系统整理。
在8:00—8:30时,我进入到学习状态,拿着昨天晚上整理的日常英语对话交流,进行反复的朗读背诵.
在8:35—9:05分时,我更换了语文古诗,每天一首古诗,进行理解背诵,作为一名未来的语文老师,这些还是有必要掌握的。
在9:10—11:10分时,做了一套英语卷子。
在11:10—12:30时,对这套卷子进行了整理,将一些不认识的词汇进行查析并记录在本子上,对照错了的地方理解改正。
在12:30—13:00时,把今天早上剩下的三十个词汇进行背诵,再把英语卷子里的不认识词汇熟记。
在13:10—14:10分时,午饭时间,刷了会手机。
在14:15—14:55时,对清明节的一些来源,文化知识,还有一些专有的英语单词进行整理了解。
在15:00—16:55时,看书时间,阅读了《西厢记》。
在17:00—17:30时,练了一张字帖。
在17:40—18:40时,吃饭。
在19:00—20:00时,对英语卷子的听力题进行了反复的朗读,自己边听边练习,基本上了解到答案为什么选择这个。
在20:05—20:40分时,对今天的所有单词进行了复习回顾,掌握的基本不错!
在20:45—21:10分时,把今天的任务进行了总结,在对明天的任务做了一份思维导图,简单明了。
在21:15—21:45时,跑步,用步道乐跑进行打卡计时。
在22:10分之前,回宿舍洗漱完毕。
在22:10—23:20分时,进行写文,白天时分会记录偶尔来的灵感,晚上进行扩充润色整理,然后完成简书日更。
最后23:30分,准时睡觉。
那一刻我是带着微笑与满足进入失眠中去的,一天过得真得很充足,我觉得世界真的是公平的,最好的待遇都会给那些努力的人,而那样的自己真的很美。
昏昏沉沉的不知道睡了多久,我睁开疲惫的双眼,习惯性地打开手机。
很好,2019年3月17日,9:35。身体渐渐开始苏醒。
“还早,不到饭点呢,再睡一会吧”我在心里给自己这样暗示到,打开星星灯,拉上帘子,昏暗的光线又让人产生了些许睡意,再次睁开眼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舍友早已打了饭放在了桌子上,我麻木的起了床进行了简单的梳洗,嘴里塞着已经冷了的饭菜,刷着今天的微博。吃完饭之后,又继续回到床上,玩了会手机,便不知不觉的睡了过去。
下午五点多左右,我起床收拾,和舍友一起出门吃饭,周末的自己今天第一次出门,连即将落下的夕阳都在嘲讽着我的懒惰,吃完饭已经是快要七点了,去操场走了一圈之后就回了宿舍,简单的洗漱更文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一点。3月17日就这样过去了。
我们明明才想要的是第一种生活,但偏偏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周围有太多的干扰因素,比如你晚起一分钟,一天的计划就可能会被全盘打破,你可能就会告诉自己说,既然已经不能完美的进行,那就明天吧,时间还不是很急迫,所以,明日复明日,你慢慢的放纵自己,身体也开始抗拒着学习,你把一切寄托于灵魂,只为得到心底深处的那一份安心。
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行动比打一纲领更重要。”灵魂的强大永远比不过身体行走的一小步。你喜欢旅游,却从不迈出校园一步,你便无法领略旅途的风景;你喜欢跑步,却从不踏出宿舍,你便无法体会到挥汗如雨的乐趣;如果你甘愿做一名思想者,你的灵魂只会让你迷茫,而你的身体只会日渐萎缩。
你没有很强大,只是灵魂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