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就发信息给老师,问到今日的作业是否仍然是随心记和读书笔记。其实,每天的任务都一样,心里再明白不过的了。多此一举,无非是懒惰在作怪而已。多么希望从老师嘴里能说出“没有任务”这四个字。
如果自己真的不愿意再“折腾”,死活就是不想写了,心甘情愿的“堕落”,老师也没办法。但自己又不想放弃学习写作,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太强的自律性。想学知识、学技能、学本领,却总想有一计灵丹妙药,很轻松就能学到想学的一切。
但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真如自己所想,那岂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任何人都可成为路遥那样的大作家,诗人与作家岂不是泛滥成灾。
自己很少追星,对于他们的生活状态也不是很关注。总觉得他们有无数的光环,不食人间烟火,认为自己与这些明星就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不知道从他们身上能学到什么。直到今天看到了彭于晏的故事,才彻底击碎了幼稚的想法。
拍《翻滚吧!阿信》时,他每天训练12个小时、练了6个月、吃了8个月的水煮蛋,最终体脂练到了6%。拍《激战》时,他花了3个月时间密集训练,每天8-9个小时。拍《听说》时,他练习手语练了三个月,每天都要练到手抽筋。拍《破风》时,他每天骑行6-7个小时,超过导演要求的任务量去训练,几乎把全香港的山都骑便了,考下了场地专业赛车手证。拍《湄公河行动》时,他学会了泰语、缅甸语和射击。
“我就是没有才华,所以才用命拼,我不怕苦,就怕学不到东西。”彭于晏这句话直击我灵魂深处。终于明白他的成名不是偶然,是他超强的自律性,让他走到了今天。
原本特别不想写东西,不想动用任何一个脑细胞,就想四脚八插的躺在床上玩手机。尤其是在天气尚好的情况下,只能窝在室内苦闷的想着写什么,心里实在不畅快。越想越烦躁 。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仿佛受到了炙热的烙铁的威胁,在笼子里走来走去。
但了解到彭于晏惊人的自律性后,为自己的懒惰汗颜。最怕的不是别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于是逐渐平复自己的心情,试着在键盘上敲打着,慢慢找到写作的感觉。写着写着就一直投入到了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