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殇
于无数三国迷而言,诸葛亮的逝世无疑是一件让人无比遗憾、万分痛惜的大事件。
犹记一个深秋的午后,我坐在难得地储满阳光的阳台上刷抖音,突然刷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逝世的画面。老实说,自从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这个情节以后,我就一直不大敢再看这组镜头,然而这一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还是在这个短视频停了下来。撞入眼帘的整个画面的底色阴沉、灰暗、惨白,漫天飞扬、充斥整个画面的纸钱,呼天抢地、跌跌撞撞踉跄着前行的人群,悲痛欲绝、六神无主的蜀主刘禅,这些流动的画面就像一圈一圈不断拧紧的发条一样,把人悲痛的情绪越聚越浓。更烦的是还有锥心的音乐助阵。几个小节极其简短而简单的前奏过后,刘欢那一声发自心底、仿佛从胸膛迸出、穿云裂帛、重锤一般字字千鈞的“苍天哪——你为何急匆匆将他交与秋风”,就像一把强劲的钥匙猛然拧开人的泪腺,眼泪终于不由分说奔涌而出。而后面涌出的画面和唱词就像是把门的强力门神,让人的泪腺之门难以合拢:大地啊/你为何急匆匆将他揽入怀中/情愿以死/换他的生/好率咱将士再出征/鞠躬尽瘁/谁能比/一生洁白谁人及/苍天你太不公啊/大地你太绝情/空留下八阵兵图和瑶琴/蜀国交付与何人/生生痛死蜀人心!之所以很自然地顺手把这段歌词一气全文抄录下来,是感叹这词实在写得太好。这分明就是蜀国后主刘禅的呼喊,是蜀国满朝文武的呼喊,是蜀国人民的呼喊;更是编剧、导演的呼喊,是我们万千观众读者的呼喊。这杀伤力巨大的词配上谷建芬老师作的曲,再加上刘欢的演绎,很轻易地就可以在人的心海里卷起12级的飓风。老实说曾稍稍有那么一点意外和疑问,为什么描写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宏伟历史的电视剧作曲和作词选的偏偏都是女性。然而听了它的音乐特别是这首《哭诸葛》,让人油然而生的感受是:如此精妙绝伦、恰如其分、饱含深情、深沉感人的音乐和歌词,不大可能还能写出什么版本能压它一筹。总之,这段仿似一个独立的MTV的短视频,就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催泪弹”,让人看一次流一次泪,然而却又忍不住想再一次看。据这一集的分导演说,为拍这组镜头,整整用了2吨纸钱!凭着这份虔诚和认真,拍出这样感人的艺术精品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艺作品引发人的强烈共鸣,除了艺术功力外,更关乎人物本身。众所周知,三国迷们喜欢三国,更喜欢蜀汉,尤其喜欢印象中蜀汉实际上的核心人物诸葛亮。短视频后面的评论、留言颇多。评论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短视频内容本身,甚至扩展到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北伐的意义等宽广的专业的视角,很多观点和内容都显出评论者对三国历史、《三国演义》的深度研究,尤其显出对诸葛亮的深深的尊敬和喜爱。很多评论者对他都不是直呼其名,而是恭敬地称为“丞相”。其实又何止是普通观众和读者呢。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已成为公认的当之无愧的经典。然而,主创人员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不能免俗,那就是在电视剧创作中表现出的对蜀汉、对诸葛亮的明目张胆的过份偏爱。凡是涉及到蜀汉特别是诸葛亮的故事就浓墨重彩大力渲染,反之则显得着墨不多。最夸张的是,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在小说中后面差不多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回目和篇幅,时间跨度则足足还有46年,然而总长84集的电视剧,后面仅用了7集就草草收场了。因为诸葛亮不在了就至于如此潦草了吗?曹魏、孙吴集团的人若地下有知,恐怕要上来找剧组麻烦了。这些大导演、大编剧在这个问题上也一如我们凡人,甚至比我们还凡人。然而奇怪的是,这在我心目中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觉得这样显得他们更真实,更可爱。其实还不仅仅是这些。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名人也有着和我们同样的感情。诗圣杜甫为之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满溢着崇敬之情的流传千古的名句;名将岳飞在武侯祠情不自已、饱蘸激情挥毫书写《出师表》,一幅书法作品中从开头到结尾竟然不合常理地罕见地体现了字体从行楷到行书到草书的演化,看这幅字,仿佛看见了为诸葛亮一生爱国爱民的精神所感动、激励而情绪越来越激动,使命感、责任感爆棚,终至不能自已、满腔激愤的岳将军。其实又何止是古人呢。年少时读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看到郭靖早期的师傅“江南七怪”之一的柯镇恶,感叹金庸思维奇巧,能取出这么特别的名字。直到我读了点《资治通鉴》,才知道东晋有一员战功赫赫的大将就名叫“王镇恶”,而且从 《射雕》中的其他一些人物也分明能看出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一些历史人物的影子。因此我高度怀疑金庸写《射雕》也受到了《资治通鉴》的启发。我读《资治通鉴》一个很大的动机是爱屋及乌,迫切想要了解三国这个极为特别的历史时代的后续,因此我读《资治通鉴》是直接从西晋开始。同样我也怀疑金庸和我有着相同的心路历程和经历,因为在他的其他一些作品如《碧血剑》等中同样依稀有很多两晋南北朝时代和人物的样貌。他为何对这样一个在我国历史上实际上并不突出的历史时期如此熟悉和感兴趣?由此我推测,甚或干脆就可以断定,金庸也是一个三国迷。而三国迷八成以上都是诸葛粉。这么一想,心中豁然开朗:如果说金庸这个大武侠小说家大文人居然不是三国迷和诸葛粉,才反倒是个不大合乎情理的怪事。
也有一些喜欢较真的人提出一些质疑,认为持“拥刘反曹”倾向写作的《三国演义》美化了诸葛亮,他本来没有那么完美,他本来的智慧、他的“武功”都没有那么突出,甚而至于他的“六出祁山”伐魏的“武功”还值得质疑,有穷兵黩武拖垮蜀国的嫌疑。不能说这些完全没有道理。然而,只要稍稍认真地研究一下历史就可以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已经足够杰出、亮眼、可敬,配得上后世人们所有的爱戴和景仰。先说说他的智。这里仅举两例。他未出茅庐便以著名的“隆中对”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宏伟构想,这才有了后来的三足鼎立,才有了那么传奇的三国故事。他病危后刘禅派李福去问安兼询问在他之后谁适合继任丞相,李福问安后却忘记问事直接出去了,走了一段才又想起折返回来,刚进帐,诸葛亮不等他开口就直接了当地对他说:你要问的人,是蒋琬。李福又接着问“蒋琬之后呢”?诸葛亮答“费祎”。李福又追问下一位继任者时,诸葛亮“不答”。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蜀国在费祎任丞相后灭亡,西蜀丞相再没有了继任者。即使今天来看这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神奇?再说说他的“武功”。关于这个网络上颇有一些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论战,其实问题很简单,诸葛亮也早已说得十分清楚:从哲学的观点看,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平衡和稳定,在三国这个纷乱的时代,魏蜀吴三分天下更只能是相对的稳定。作为最为弱小的蜀国要想国祚长久一点,只能主动出击,以攻为守,这样才能保住仅有的地盘。事实上也是如此。魏、吴都从没有熄灭互相攻伐以求大一统的野心。吴国不就冷不丁地袭取了荆州大大削弱了蜀国的实力么?诸葛亮顽强的北伐,使得魏国疲于应付、自顾不暇,当然也就谈不上谋攻蜀国,从而稳定了蜀国的地位,诸葛亮为风雨飘摇的蜀国制订的这一保国的根本战略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他的长项就不用说了吧。论“文治”,还是据说和诸葛家有私怨的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价全面精当而准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刘备在夷陵之战全军覆没动摇国本,诸葛亮临危受命接手这个烂摊子,几年的功夫就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以富饶”。陈寿认为他这方面的才能可以和管仲、蕭何相提并论。但诸葛亮最能感动人的还是他至纯的品德,我想这也正是他赢得后世人们广泛敬重的主要原因所在。他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公正待人、公平处事,赢得了蜀国举国上下的敬重。历史上自古权臣的人生轨迹,大多都是渐生僭越之心,窥伺神器,最终走上篡权之路。最近最典型的例子,最终终结三国的西晋,不正是被诸葛亮打得抱头鼠窜、龟缩不出、怀疑人生的老对手、同为三国名人的司马懿阴谋政变奠定基础、最终由其后人从曹氏篡权而建立的么。而诸葛亮以其雄才大略,却始终坚守着他对刘备临终托孤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来对比一下二人接受托孤的情景,就会更加让人深刻感受到诸葛亮的高尚难得和司马氏的不可饶恕。刘备对诸葛亮托孤,态度固然诚恳,然而终归只是在言语上交代了一番;而曹睿对司马懿的托孤就大不相同了,《资治通鉴》这样记载:“帝执其手曰:‘吾以后事属君,君与爽辅少子。死乃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又教齐王令前抱懿颈”。这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最令人动容的托孤。我想读至此处,应当不少读者都会忍不住在心里咒骂。司马氏只要想想魏明帝忍死相托,想想8岁的曹芳缠绕在司马懿脖颈上的那双柔弱的小手,怎么能够下得了心篡位,特别是后来还当街弑帝,在中国历史上首开弑帝的恶例!一个因托孤之重,终其一生对唾手可得的皇位从未生半分觊觎之心,呕心沥血,尽心辅佐;而一个则尽管面对剖心相托的至纯之情,也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至高无上的皇权可能是绝大多数人都艳羡的,把取得皇权视为人生最大的成功,只是在人们的观念中,有的人为了得到它可以不择手段,什么杀兄弑父都不在话下;而有的人则坚持在其之上还有着其他不容侵犯的更高的准则,这即是德行上高尚者与低劣者的分野。晋初名儒袁准在其所著《袁子》中这样评价诸葛亮:“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因犯了严重错误被诸葛亮铁腕免职的地位仅次于他的李严听到诸葛亮去世,伤感地说“吾终为左衽矣”,他认为诸葛亮去世,他重获起用的希望破灭,只能终生当一个普通百姓了。不久他也因此发病而亡。
这样一个品德高尚、智慧超群、文武双全、勤政清廉、功勋卓著的近乎完美的贤相,毫无悬念地在当时就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尊敬,包括他的敌国。《汉晋春秋》记载晋武帝司马炎一次对给事中樊建问起诸葛亮的治国,樊建回答道:“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晋武帝说:“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蜀人对诸葛亮感情之深就更不用说了。对此《袁子》这样记述:“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诸葛亮刚去世时,全国各地就纷纷要求为其立庙,朝廷不许,于是老百姓纷纷自行在道路上田野间私自祭祀他。后来朝臣多次进谏,后主终于同意为其在沔阳立庙。蜀人还把他们对诸葛亮的这份爱戴迁移到他的子孙身上。《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当朝廷有一项什么好的政策或是政绩,虽然不是诸葛瞻所为,而老百姓也竞相转告说是“葛侯”做的。这样不由分说地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给诸葛后人“栽”功劳,可见蜀人对诸葛亮的爱戴、偏爱到了何种程度。
始建于蜀汉章武年间,后多次经翻修、整修的成都武侯祠是刘备、诸葛亮君臣合祠庙。于身份而言本应刘备为主。然而,时至今日,无论是从祠庙的名称,还是游览后留下的印象,似乎都颠倒了过来。而其中几幅经典的对联则更是几乎一边倒地转向对诸葛武侯的赞颂和追思,使诸葛亮的印象更加突出,俨然成为祠庙之主。这种现象,似乎可以总括地说明古往今来国人对诸葛亮的感情。这份尊敬,或许有些许后世美化的原因。然而这已并不重要。现在国人心目中的诸葛亮或许已不仅仅简单地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璀璨的亮点,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一份精神财富。习总书记倡导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1700多年前这样一个真正“重量级”人物的逝去,举国含悲,即令今人也不禁为之一掬痛惜之泪,于中华民族而言亦可称一憾,可谓千古一殇。三国粉们说,《三国演义》剧组用2吨纸钱为诸葛丞相补办了一个欠他的与他份量相当的还算像样的葬礼;如今想到他,仍能令人感到心头温暖,使我辈平添一份自豪感和幸福感:生于孕育过这样的英雄的华夏,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