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谱写福建乡镇生态发展新篇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与行动指南。福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肩负着先行先试、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的重任。乡镇作为基层单元,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关键阵地,对于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意义重大。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乡镇需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一方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守护好绿水青山。可通过组建专门的生态环保执法队伍,加强日常巡查,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采矿、乱砍滥伐、违规排放等行为。另一方面,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矿山废弃地、水土流失区域等,开展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工作,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乡镇实现“两山”转化的核心路径。在生态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发展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例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农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乡村旅游要注重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生产林菌、林药、林禽等产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制度建设是保障乡镇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推进的重要支撑。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牺牲发展机会的地区和群众给予合理补偿,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明确补偿范围和方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基金等形式,确保补偿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指标纳入乡镇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促使乡镇干部切实履行生态保护职责。设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如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河流水质达标率等,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晋升、奖惩挂钩。在乡镇发展工作中,进一步树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需要我们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将福建的乡镇打造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宜居宜业之地,为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增添绚丽色彩。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创造福建更加美好的生态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