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老师被一群学生围着问问题,甚至连下课的几分钟的时间都没办法抽空休息一下,然后就接着继续到下一个班上课。学生们的热情总是无法拒绝,特别是一看到他们那一股学习的劲,心里头感觉暖暖的。
但同时也发现一个很多学生都共有的一个问题。平时是怎么做题的,考试的时候呢?
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
平时做练习的方法也就至关重要,毕竟平时养成的做题习惯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同时考试也是检验平时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缺陷,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不断完善属于自己学习方法。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