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成为中年人了呢?
梁冬老师回答是:“如果你跟一堆人坐在一起时,谈论的都是小孩教育、考试——这类自己以前鄙视的话题,那基本上就是一个中老年朋友了。”
看到这句话,我就马上对号入座的想到了我自己就是中年朋友了。
昨天跟朋友一起吃饭,除了聊聊家长里短,聊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
有孩子之前,我们都在思考未来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人生。家里有了学龄儿童以后,你只会想一件事——怎么对他进行适当的教育。
我家的孩子现在上二年级,她家的一年级。彼此问现在都报了些什么课呀?之前给她传授经验,孩子上小学前一定要去上一个幼小衔接班之类的。我们俩一起探讨,到了什么时候就应该开始学什么课程了,例如一年级一定要去学书法,把写字的基础打好,不然到后面需要书写的东西越来越多,就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练字了。到了三年级一定要去上学而思的奥数,不然到后边儿再去就晚了,想考好的初中必须要考这些。语文的重点就是阅读和写作,不然到了三年级以上,就会越来越吃力。英语也要尽早学,虽然小升初不考英语,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差距就明显了。最好还能有个什么特长,升学时候也会是加分项。
听到她们已经报了英语的私教课,我们孩子班级超过一大半的同学也都开始上了英语了,有的甚至都上了好几年了,我们家的还没开始学,我又开始焦虑了,赶紧托我朋友打听张罗,看能不能也一起学一下。
感觉这一届家长太难了,尤其是老母亲。不仅要面对大环境的教育焦虑,要鸡娃。有时候还要面对猪队友的诈尸式育儿。平时孩子的作业呀,辅导班啊,兴趣班呀,都是我的活。偶尔他管一下还要说,你别那么凶,孩子就是要让她玩儿,我们小时候也没人管,不也这样过来了吗?
但是现在大环境在变啊,你不着急,其余的家长都很着急呀,你再按照我们当时那样去养一个孩子,敢说小学阶段他就会被远远的甩在身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我的观点也不是把孩子逼得太紧,什么都要求她比较优秀。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她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信心最为重要。这些信心可以通过成绩的反馈给她一部分。
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所以别看她们还小,才七八岁,但是有时候她们思考的问题很有深度,可以跟大人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