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趁东风放纸鸢

路边的柳条抽出了嫩芽,桃花争先恐后冲出花骨朵,绽放在春日里。阳光和煦,天上的白云,一小朵一小朵依偎在一起。东风款款而来,似乎也在呼唤我们,仲春时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呀!


风筝又名纸鸢,因为风筝最早的造型是用绢或纸做成鹰,放飞时真的像一只雄鹰在空中翱翔。纸鸢历史悠久,古书上有“鲁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云”和“公输班变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而且,纸鸢是于唐代转化为娱乐活动,儿童放纸鸢开始在民间流行。清代诗人高鼎也有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往年的这个时节,公园、广场都成了各式各样风筝的聚集地。今年,也不例外。满天都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低飞的小燕子,展翅飞翔的老鹰,飞舞的彩色蝴蝶,摆动尾巴的金鱼等等。一群孩子扯着线,东跑跑西跑跑。见此场景,我身旁的稚子急不可耐,扯着线一个劲催促我。话音未落,不远处的一只“美人鱼”风筝摇摇晃晃,像喝醉了一样,转眼间向下俯冲下了,结结实实跌在了地上。稚子先一脸惊讶,而后小声嘀咕,“哦,它肯定是瞌睡了”。


风筝踩着风顺利飞上天空,稚子欢心雀跃,扯着线不停地大声喊。我望着小小的他奔跑在草坪上,记忆从旧年的时光里涌上心头。那一年,邻居姐姐散学回家时在河边捡了一只蝴蝶风筝,激动地扯着剩余的一点线头飞奔回家。不料,大娘嫌晦气,死活不让拿进门。无奈,姐姐提着风筝站在我家门口,央求我妈给点线。我妈拿出一卷细白线递给她,嘱咐要注意安全,也同意我跟随而去,一起放风筝。我俩迎着风一口气跑到村西头,小心翼翼接好线,仔细确认了几遍才敢松手。那天的风筝格外争气,扶摇直上,稳稳地飞在空中。姐姐扯着线,一会让它高飞,一会让它低飞。因为大娘的固执,那只风筝就暂时寄居在我家。空闲时,我和姐姐就相约去放风筝。


风筝寓意福气、吉祥,也寄予了人们很多美好的盼望。那时候虽不解大娘的想法和举止,但也丝毫没有影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对风筝的喜爱。而且这份喜爱,至今未变。


携稚子怀童心,在这柳绿桃红的时节里,莫负春日好时光,且趁东风放纸鸢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