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有些老生常谈,很多阅文的老饕不止一次看过这个题目,而我,却是有亲身经历的……
轻抿一口酽茶,思绪不禁飞向十年前,2012年的12月,带着对军营的无限向往,抛下了谈了三年多的女朋友,临近师范毕业的我,入伍了。
不顾女友的强留,不顾亲友的劝说,22岁的我,踏上了开往徐州的列车。部队在秦皇岛北戴河,当时没有直达列车,要在徐州转去北戴河的车,列车上,我接到了女友的电话,说是蛋糕很好吃,瑞美尔特的巧克力房子想跟我一起吃,她是哭着说完的,因为,走的那天,刚好是她21岁的生日,而她,因为一场重要的考试,却没能来送我,我不知道,两年后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再续前缘?还是分道扬镳?我不禁摇了摇头,社会是个大染缸,亦是大舞台,师范定向委培毕业生的她,毕业后就能进入学校,站在属于她的舞台,施展她的才华,而我,到那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而已。
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总是很短暂,还没来得及对部队生活的畅想,北戴河到了,我们被接兵的班长,干部像赶鸭子上架一般送上了东风运输车的后车斗,俗称“运兵车”,短短的一刻钟,满载着对军营向往的我们,便被绿皮的大家伙运到了部队驻地,刚下车,便被驻地周边的景象吓到了:不夸张的说,相当于十多年前江苏的农村,用一片荒芜来描述也不为过,不过还好,新营房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算现代化。带兵的干部告诉我们,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住进了新营房,新兵班长也比前些年的“文明”多了。当时的我们,懵懵懂懂,丝毫不懂“文明”在这代表着什么。
短暂的列队后,带兵干部便把我们带到新兵营,说是新兵营,其实就是一栋五层楼高的营房。营房前,我们江苏南通的老乡们被拆分再拆分,原本以为到了部队还能在一起“抱团”的我们,被拆分的支离破碎……
轮到新兵班长挑兵了,每个新兵班长挑七个新兵,很意外,我被一个矮个子的二期士官挑中了。为啥说是小个子?我一米七五的个子,我的新兵班长还比我矮上半个头,要我算二等残疾,他应该能称得上一等残疾。这些话,退伍十年了才敢说出来,当时要说出来,不被练残才怪!
我被分到了新兵一连一班,看样子,也算是个优秀集体,“一”通常不都是说排头的么,不知道新兵营有没有这说法。话说值得欣慰的是,一个跟我一个地区的老乡,被分到了一连二班,这可是他乡遇故知啊,更何况我跟他在火车上还挺聊得来,新兵连三个月,只有我们能互相照料了!
紧接着,就到了“搜身”环节,老乡和新兵连的战友们身上的财物以及手机、香烟、打火机、零食统统被新兵班长搜出放入了各自来时黑色的携行包中,幸运的是,我作训服中有两包拆过的烟跟两个打火机未被搜走,至今,我都不知道为什么!
然而,搜身还不是最恐怖的,新兵班长的一句话打消了我对部队的所有向往:新兵连三个月,不许吃任何零食,不许抽烟,不能喝酒,不能玩手机,一切与军事训练无关的都不允许!需要联系亲人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另外,一周可以打五分钟电话!我瞬间蒙了,原来,我被军旅剧中潇洒的军营生活给欺骗了!殊不知,真正的噩梦还未曾开始!
将各自的携行包入库后,我们便被班长带到了新兵班级,紧接着,就是千篇一律的“温情”节目,班长亲自给新兵冲姜汤,洗脚,此时的我,被迷惑了,原来部队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