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过”,子女的教育永远是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尤其在这个信息化、物质化、节奏快的社会,压力大,没时间,没想法,许多父母苦恼于此甚至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再回过头来看苏轼,其实,我们根本无需担心他的家庭教育,很庆幸,他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中的好的家庭——眉山苏家,当时那可是名门望族,苏轼祖父苏序,不爱读书,但喜喝酒,为人豁达,淡泊名利,其祖母为史老夫人,也是眉山的大家族,生三子,苏儋、苏涣和苏洵,苏轼的大爷和二大爷都双双考取了进士做官。苏轼从小生长在一个“苏香世家”的环境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先说其父苏洵,苏轼晚年被贬海南时夜晚做一梦,梦见小时候父亲安排背书的任务,醒来做一诗: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怛(dá)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夜梦》
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父亲严格监督学习计划,担心在父亲回来前没有完成读书计划而忐忑不安,可见苏洵对于苏洵对于儿子的教育是比较严厉的。其实我觉得苏洵对于他的儿子,根本无需多言,把个人简历往那一放,那就是一本人生教科书,三字经是怎么描写苏洵的?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18岁考进士不中,不再学习开始游山玩水,到了27岁,幡然醒悟,开始发奋读书,读了八年,等到他三十七岁,参加制科考试(难度比每年科举考试大的多)再次不中,从此放弃不再参加科举,用剩下的时间自由的读书和培养他的2个儿子,所以苏洵后来一生都未考取功名,也是“唐宋八大家”里面唯一一个没有中进士的文学家,也正因为他看到了自己所长,专心治学,才给我们留下了《六国论》等这些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苏洵对于2个儿子的教育,从取名“轼”和“辙”时就开始了。后来,在苏轼11岁的时候,苏洵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名字的寓意以及对他2个儿子的期望: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嘉祐集·名二子说》
知子莫若父,苏洵对他2个儿子的性格太了解了,大儿子个性张扬,二儿子则相对内敛,他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告诫苏轼:不要过于张扬显露,切忌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而苏轼后面人生的遭遇都所累于此。
苏母程夫人,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大家闺秀,苏母对于苏轼的教育,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在外游学,母亲亲自教他读书。一天,苏母给苏轼读《汉书-范滂传》,范滂,东汉名士,当时朝政动乱,范滂为了坚持心中的理想,被奸党迫害,毅然赴死。临行时,与母亲诀别。
范滂:“有弟弟仲博孝敬您就够了,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范母:“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也无遗憾了!已有好名声,再求长寿,可兼得吗?”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
苏轼听完这个故事非常震动,和母亲说:“我长大以后也想要当范滂这样的人物,可以吗?”,苏母答到:“你可以当范滂,难道我就不可以当范滂的母亲么?”
什么是人格教育?什么是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以后当苏轼长大成人步入仕途,一生光明磊落心系黎民,想必正是在他小时候这种良好的教育下种下的善良的种子。
不管怎么说,小苏轼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了。我们现在看历史人物,他们的少年时一两件超乎他们同龄人的聪慧或者行为,而让时人为之惊叹,比如孔融四岁让梨,曹操十岁谯水击蛟。我非常好奇,对于苏轼这位后来的大文学家,他的少年又有哪些让我们称道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