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纵有狂风平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

                                          ——题记

  萃四方之精华,聚万匠之天工。回眸上下五千年,明来路,知归途。

  中华的文明圣火,千古未绝。他造就了普天下最闪耀辉煌的紫禁城;独具世界屋脊之势的布达拉宫;站立栩栩如生的秦兵马俑,那都是先祖留下至珍的财富。他们以血肉之躯安天下,以坚强意志护山河,为我们开创天地,引领麋鹿与归途。

  我亲切地称陈焕随教授是位德高望重又平易近人的先生。陈老先生在课堂给政法学子的授课方式极为特别:他善于表达,善于感受和倾听,给予我们独立思考与深刻理解的能力。

  精读哲学,马克思主义永不过时。

  陈老先生的开篇讲述的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飞跃新在哪里?“新”在凝聚了人类社会历史文明不断发展的新底蕴;“新”在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新视野;“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因此,21世纪的新青年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底蕴。

  牵创新之卓越,引万物之荣光。立足今朝,乘风破浪不畏险。

  二〇二一年的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正式进入“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暗示三五年的中国是否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及军队的现代化。从早期的两弹一星,到现今的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以及高铁腾飞,我国有信心,有实力,有勇气完成本项任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中国,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陈老先生的课中提到,党的二十大明确紧扣创新的影子。

  回顾过去的百年烟云: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点点滴滴依托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争做新时代“弄潮儿”。

  以吾辈之青春,捍盛世之中华。长城之上是亿万星空,星海之内是不灭希望。

  陈老先生站立在一台阶高的,背后宽大的显示屏上是五星红旗与天安门城楼红色热血交相辉映的三尺讲台上严肃又镇定地问同学们:新时代的我们应如何为新时代贡献力量?

  青春之我登上长城之巅时远眺:浪漫山河,比比皆是;广袤天地,一望无垠;热血男儿,奋守边疆。

  我想,大学时期的我们或许并不能为祖国建功立业,可五年或是十年之后,政法学子应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外交官,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稳固根基;成为一名守卫边疆的英勇战士,为祖国的团结统一稳步推进;成为一名正气凛然的人民警察,为祖国立基为幸福人民……校园之内,蓝天之下,早起的晨露伴阵阵花香,政法学子在迎风飘扬鲜红的红旗下敬礼,各自揣着无比崇高的憧憬与敬意,红旗的红,是希望的光。五星红旗飘,它不俱风雨,不俱万物,学子们兼崇高的敬意使其染红了天。我们有个性,书生意气;我们有潜力,风华正茂;我们有毅力,挥斥方遒。我们政法学子,自贸港之才,中华之儿女,将怀揣赤诚之心,以青春之容,捍卫盛世之中华!

  民族有信仰,吾辈有担当,定当以所有的青春与挚爱,献予我心底的祖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