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举酒属明月时,在想什么啊?这是独酌苦闷的调侃,还是乐旷放达的高歌啊——哎呀,你们把我解读得太深了,我哪有时间想这么多,我只是很享受此刻啦,有酒有月有影子,多有趣啊。
说到孤独,也许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略带悲观和伤感的字眼——形单影只,茕茕孑立。
好像是这样。很多人一说到孤独,联想到的就是寂寞、空虚、无人陪伴、无人倾诉。我也不能免俗。
通常我们身边不爱说话,不擅表达,不热衷交际,行为举止拘谨,郁郁寡欢之态常有的这类人,很容易被大家贴上“自闭”、“孤僻”的标签,被认为是一种病态。
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过多参与社交,不爱表现,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不善于交际,但他们言谈举止散发着自信,优雅,神秘,从容,洒脱,让人不敢轻易拿“孤独”为之冠名。
有幸听过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谈论孤独,其中的两句话——“孤独是一种心境,是心灵的一份诗意的栖居”,醍醐灌顶。自此,我开始重新审视“孤独”这个词。
请抛开常理中的孤独,随笔者往下走——走偏。
孤独,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孤”是孤,“独”是独——就像“道理”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道”是道,“理”是理一样——孤而不独,独而不孤,才是真正的孤独——对,笔者在咬文嚼字。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一个人去旅游?也许是因为大千世界过于纷繁复杂,过于光鲜亮丽。在某些时刻,让人忍不住想避开,想逃离——找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进行短暂的自我放逐,享受孤独带来的愉悦。
我们为什么总渴望这种孤独呢?我们时不时在给自己创造孤独,但似乎并没有把它当作孤独,却又真切地感受到其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妙不可言的快乐、满足——其实,我们内心深处都渴望孤独。也许是人际交流、物欲享受带来的满足感,容易使人将其遗忘。
身为带有思想的社交性动物,我们好像总惧怕落单,一旦落单,总是想与外界进行交流,寻找寄托。然而,这并不是孤独,而是空虚,精神世界上的空虚。我们为什么希望能与外界有联系?不过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空虚罢了,或展现自己认为的存在价值。这浮于表面的心灵慰藉,不过是源于浮躁的内心,继而表现出来的矫揉造作。用佛家的话来讲,这有些“心猿”的意味——但不否认,很多人喜欢,且行之有效,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这种简单的方式,我亦如此,大家都是常人。
可是,通过别人获得的心灵的安抚,与通过自己获得的心灵富足,哪一个更持久的呢?答案不言而喻。
相比之下,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方式:选择孤独,选择孤僻,连摆脱的勇气和自信也缺失了,干脆活在自己的世界,让自己走向死胡同、死循环。于是诞生了一些新的说法,诸如孤独症、自闭症等等——当然排除先天性的。然而这也不是孤独,也是空虚,只是面对空虚时,他们选择了更为消极的做法。
为什么不敢正视孤独,不愿主动走出孤独的阴影呢?
也许,是因为没有真正看见孤独的本质吧。
孤独才是人的本真。很多人都在舍本逐末,追求更繁华的世界,但繁华过后,总是更深的空虚,繁华背后,更是无尽的空虚。所以我们又开始倡导返璞归真。人与孤独皆被蒙蔽,但本质都在。
正如尼采所说:“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从一生下来,从母体脱落的那一刻,便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我们是有思想的个体,我们需要与外界联系,但其实,这也是自我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会自己筛选各种外来的信息,保留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以此进行自我交流,形成自己的观念。
通常,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孤独中,进行自我交流、自我反思演变成熟的。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时间远不及自我交流的多,不论在社会上扮演何种身份,不论处于喧嚣还是寂静的环境。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或者内心平静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处于思想活跃,心灵放飞的状态。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坐禅,诠释的就是这个初衷;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旅行,寄托的也是这种期冀。
而通常,这种孤独,会让我们充足,而不是寂寞,因为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陪伴我们的不是所谓的外物,而是生出的新的灵感,新的思想。如佛家语:“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很多人说要学会孤独,我觉得奇怪,我们为什么要学呢?人是生而孤独的啊。
如果没有认清孤独的本质,再怎么学,也是东施效颦。因为它无迹可循,也无法刻意培养,不是手插口袋,嘴上叼烟,故作深沉,姿态高冷,就是有深度。
孤独是装不出来的,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真正的孤独者,无论形体上的孤独与否,精神上是绝对自由的,随性的,富足的。
也许,不是学会孤独,而是学会,于所谓的,各种形式的孤独中,找到那个本真吧。
优秀的人总是孤独的。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第一,任何人在通往优秀的路上都是孤独的,都有一段蛰伏期,无人问津;第二,从某层面看,孤独的人总是优秀的。
从同种层面去看待何谓孤独,何谓优秀,第二种角度就不难理解了。
看看我们身边,可能就有这类人,正如之前所说。我们不敢对这类人轻易贴标签,不论男女,我们总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魅力。他们也许不会像坐禅那样,思修静虑,他们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交际网,而我们总能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到他们身上独有的特质,自信,优雅,神秘,从容,洒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跨过恬淡忘俗这道思想的屏障,为什么陶渊明喜爱孤独?跟心性和际遇有关吗?也许。不可置否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很欣赏陶公的风范。“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庄子理想状态的化身——清灵洁净,超于物外,与天地同——也是孤独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只是理想的,也是被大多数人认为大而无当的。
“孤独是人的宿命,虽然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诚然,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都是普通人,需要群体的交际,需要知己的陪伴,需要情感的交融。但真正好的交际,好的陪伴,好的交融,会让我们更加适应孤独,喜欢孤独,会帮助我们走近本真,而不是流于浮华。
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孤独”这种心境,但至少可以吸收一些,至少可以审视孤独,审视自己。少一些刻意的精神减负,多一些自然的心灵增质。这比物欲带来的暂时性满足,可能更有价值。一旦享受到这种满足,也许,会乐在其中。
同时,我们更应该社交,需要人与自然的接触——如果读者认为笔者在丑化社交,美化孤独,那就真的走偏了——它能帮助我们拉近与本真的距离,走向好的孤独。不尽量去尝遍人间美味,又哪里轻易懂得,麻婆豆腐,自己有多爱吃呢?
叔本华说:“孤独是精神优秀者的命运。”是这样的吗?这只是一个无能而且孤独的人才说的话——知乎上有这么一问一答——怎么说?哈哈,见仁见智吧。
纯粹抒发个人情感,不知所言,不知如何结尾。用两个字吧:留白。
20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