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韩寒是他的成名作《三重门》。当时的我读高中,惊讶一个十七岁和我相当的年纪怎么写得出这么痛快的文章。我陆续读了韩寒之后的书,《光荣日》《杂的文》《就这么飘来飘去》《一座城池》《长安乱》《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我将韩寒视作偶像,他在那些无聊的日子里带给了我很多乐子。
我还记得韩寒办杂志《独唱团》,第一期出了之后基本上就是天天刷网天天去书店看第二期出来没有。读的欲望其实已经不够强烈了,我更把它看做是一种念想。杂志遭遇了瓶颈,我开始跟电子杂志《一个》。一直到了现在,跟电影。
因为各种原因吧到今天才看了这部电影。其实在我眼中,这已经完全不是一部电影了。镜头语言,台词的风格都太像韩寒的小说了,冷冷的幽默,淡淡的颓败的文艺。看下来好像跟一整个青春重了个逢。
最近分别太多,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最后的这句话了:所以告别时还是用力一点,多看一眼,说不定成了最后一眼:多说一句,说不定成了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