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可以量化考核,教育却不可以,现在的量化考核评价已经过时?
孖无悔
16小时前
没事总会想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无论对错都无所谓。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把教育和教学的概念给混淆了。他们批判教师的时候,也总是把教育和教学的定义给误解了。
我想,如果分清了“教师”、“教学”、“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内涵和相互关系,那是不是可以让更多人理解一下教师这个职业。在这里我首先注明一下,文章所提到的“教师”均是指在课堂上上课的一线教师,而不是指有教师身份,却不上课的学校领导等闲杂人员。
“教师”是人类社会出现的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教师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一般来说,在学校中,教师即是针对学生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
先来给大家说说,“教师”,“教学”和“教育”这三种名词的关系,普及一些教育的本质理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一般来说,教学是就是教师按照课程安排给学生教授教材上的文化知识,还有进行一些技能的培养。
“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是一种思维的传授,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养的行为。
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也尽不同。
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他认为老百姓应该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孔子承认知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形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张,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聂圣哲先生: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 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先从养活教育开始。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可见,教育确实比教学更复杂也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辛勤付出。
但是目前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方案却是不太合理了。显而易见,目前针对教师考核评价的方式更多的倾向于针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量化评分部分。而真正体现教师核心素养的教育部分却没能进行有效的评价。
举个例子,可能更好说明我的观点。例如,某位教师给学生批改作业完后,又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转化一位问题学生,虽然转化的这位问题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却能让他明白一些事理。
如果按照目前的量化考核评价方式,最多能反映这位教师批改了多少作业,或者在教学上做了哪些工作,却不能对这位教师教育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出来,这样的量化考核方案评价方式有什么意义吗?
所以,我认为教学工作可以量化,教育不能量化这是不会错,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