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日更了九天了,想写一下日更的感受,看下相关投稿,大都是关于写文的感慨,忽然想到自己最初写文的动力——梦想。就在简书日更第九天,聊下这个。以下正文。
在关注列表中,一位好友说:这双修长的手,本该用来弹钢琴,我却用来码代码。回复之后,有些意犹未尽,顺便又想起了一段与梦想有关的日子。
有时候,我也会疑惑,倘若当年我第一次产生类似梦想感觉的对象,是钢的琴,琵的琶,或者二的胡,那自己现在会不会也成为一个有若干年梦想的乐师?可独乐乐,亦可与众乐乐。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很难以再回到许多年前的夏天,当我拿起一本厚厚的书,翻来一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情绪波动,从此注定伪文青的命。一直以来,我都想写出一些众口可调的文字,并期望部分有幸被刊为铅字广而告之。
为此,不惜从小投刊《好孩子》等杂志,初高中写一些不伦不类的文字,大学开始混迹各种文字网站。然而,很不幸,折腾这么多年,除了自费打印的论文送出去几份。其他的都还在敝帚自珍中,当然我也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梦想的。
当然,在追求文师的道路上,也会偶有跑偏,比如初中有段时间,就喜好乒乓球,产生了一种打的还蛮好的错觉,并一度臆想成为职业乒乓球师,这个臆想在被同班同学完虐之后就变得支离破碎。
同样的臆想还出现在高中踢足球那段时间。现在想起来臆想也许无法称之为梦想,却让梦想显得更加虔诚。以前听过一句话,不被嘲笑的梦想不值得拥有。
虽然有人会设置一些,站着摸不着,跳起来就能够到的梦想,只要努力就能有实现的一天。然而那些更加接近理想,理想更加注重理论可行,而梦想更加注重白日做梦。
最后,借用一句话,总有一些梦想(原文,世界观。By 韩寒),是傻逼呵呵地矗立在那里的,无论多少的现实,多少的打击,多少的嘲讽,多少的鸽子都改变不了的。
最后的最后,想对好友说,其实,只要有梦想,本应用来弹钢琴的手来码代码并不可悲,只有秃头才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