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忽然这么想?过一种文武双全的生活。
因为一直以来,重文轻武,重脑子轻身体,然而,真的可以只有文的生活么?
1 关注内心和公益的星空演讲
昨天听了星空演讲,这个演讲一些演艺圈和生活中有影响力的人来做分享,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公益事业和自我的内心发现。
在看的时候,发现演员大多关注内心的成长,同时影响到他人,而生活中的影响力却更多的是去付出和表达对他人的关注。
大鹏正视自己的恐惧,俞灏明正视自己的不幸,伊能静正视缺失的少女时期,他们都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人,值得骄傲。
沈可尚导演,关注的是自闭症人群,王屹欧关注的是和她一样的瓷娃娃等疾病人群,牛哥关心的是流浪人群。
忽然明白了一点,关注内心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都会走向社会,开始做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力的事情。
关注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个体的时候,慢慢开始打开眼睛,看到世界,就好像沈可尚导演那样,从拍电影,广告,到拍纪录片,关心更多的人,对社会影响。
从个体到社会的过程,又好像从文到武的过程。纸上谈兵之后,还需要投入到社会的洪流中,不一定是极端的行动,而是充满智慧和头脑的判断,选择。
从个体的疼痛到感触到社会的疼痛和需要,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能反馈给自己,让自己更加强大,平和。
2 怎样的生活是文武双全的?
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又有对社会整体世界宇宙的探索体悟,这样的人生不仅需要书桌,更需要行动,脑力还有体力。
具体点,是什么具体的生活呢
生活中,我们热爱阅读和听课,这些也许都属于比较文的部分,也是理论,从中我们收获到他人的经验和体悟,慢慢开启自己的头脑,挖掘其中潜意识和脑细胞活跃度。
在这个过程慢慢发掘自己原来偏重的文艺部分,脑细胞几乎被杀掉很多,而另外的部分,也许沉睡了很久。
比如曾经的数理化,自然科学还有体育艺术等,都是未开发的领域。
在理论之外呢,会发现更多。
就好比星空演讲的公益部分,疾病,弱势群体等,这也是我太少接触的领域,走进到公益中,开始自己的付出,其实却是最大的收获,最直接和社会连接的生活,走进人内心最深的部分。
又好比旅行,行走在路上,可以更多的发现美好,也可以做更多的田野调查,看到书本以外更真实的生活,人生。
做志愿者,做各种工作,用身体力行去感受人生,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世界中,全身心的好好活一回。
马斯洛的心理学需求理论,有提到人从生存,认同到自我实现,价值体现等多种需求,从生存到爱和归属 ,尊重到社会需求,自我实现。但是马斯洛在晚年也开始着重人的超越性需求,就是找到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
这样想来,走向社会,做公益,或者走向艺术,付出自我,又或者走向宗教,付出信仰,都是一种寻求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
当一个人从自我的实现困境中走出来,看到了世界,看到了超我,似乎就像一条鱼游向大海,又好像是一个播撒到大地的种子。他有了真正的归属感,他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也能人和世界的连接。
3 什么是超越自我的生活
走进书斋,关注上下五千年人类的命运,和自我的命运。走出去,看到自然,世界,他人,找寻一种超越自我的可能、
这也许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是一种文武双全的生活方式。
至少,我开始想要找寻这种生活实现的可能,目前更多是从健康和公益的角度考虑。希望原来有的一支笔能够有所作用。
超越自我的生活是怎样的,是有有坚定的信念或者信仰,并且勇敢和坚定的实践它,这个信念大于个体本身,足以点燃自己和身边的人,可以破除更多困难,实现个人乃至人类的终极目标。
从每一天的小事做起,过一种文武双全,超越自我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