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哲人:本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运动,为了取得某些成果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希望特别差劲”的孩子,也就是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却可以在不付出这种健全努力的情况下也获得他人的关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

哲人:“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被讨厌的勇气》

“复仇”指的是当双方陷入权力之争,一方取得胜利,另一方就会想方设法报复对方。比如父母与孩子,如果父母一直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父母的意愿生活,孩子很可能会用逃学滋事等行为报复父母的控制。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常见,比如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大家都想和最好看的那个小姑娘做朋友,有的小孩子会拿玩具过来,有的小孩子会陪小姑娘玩她想玩的游戏,但总会有小孩子去拉小姑娘的辫子或者抢小姑娘的玩具。从小时候,我们就知道惹恼一个人比取悦一个人容易得多,如果你不在乎我,那我做一些让你讨厌的事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吧。

假如“复仇”与“廉价的优越性追求”结合起来,一定是1+1>2的效果,用俗话说是“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这种关系放在父母子女之间,无论对哪一方,都太可悲了,孩子用未来换一个让父母伤心的理由,可是身处其中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个双输的对局吗?#读书有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