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是英语太难了,早上起不来是因为太困了,不想化妆不想打扮是觉得上手太难了...把所有的问题抛给外界,而非自己。
其实细想来很简单,为什么都干不好?是因为那些并非刚需,所以导致行动力不足,自然也做不到。
什么是刚需?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如果不做,会给我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假如工作的环境就是需要用英语,不用英语都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这个时候,我们还会抗拒学英语么?我们上班的时间是在6点,5点就要起来,起不起得来?当你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生,想不想让对方注意到?需不需要化妆来提高自己的魅力值?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就知道什么是刚需了。当你面临一些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时,你的行动力将会大大被提高,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当然了,我们也可以选择放弃。但是, 人不能一辈子都活在放弃的世界里。
把你的刚需培养成习惯
刚需的表达方式,通常衍变成为“习惯”。
习惯性早起、习惯性阅读、习惯性健身,背后的本质是因为这是他们的刚需,所以才能做到在常人眼里看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毅力去坚持的事情。但如果你发现,这是他们的刚需,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女生在读书的时候,不是特别注重自己的打扮,但是谈恋爱的时候,总能给人惊喜。每一套别致的穿搭,脸上精致的妆容,凹凸有致的曲线,万种风情的回眸一笑。
不知道她们背后下了多少苦功夫,去试错踩雷区,去不断尝试属于自己的穿搭风格,去锻炼形态,才能呈现出如此曼妙流离的姿态。每天养成精致的习惯,去护肤、去运动、去做好饮食,每次约会都要化上不同的妆容。
这就是刚需。她们的刚需是需要对方的认可,需要持续性吸引对方的目光,需要给对方惊喜。是为了取悦自己喜欢的人,所以才愿意去行动,去改变。读书的时候,只顾读书就好了,为什么要打扮?打扮给谁看?这其中的转变都来源于刚需。
“优秀是一种习惯”。俞敏洪如是说。
可是,不够优秀也是一种习惯。在舒适区待久了,稍微努力一下下,就觉得自己是在拼命。所以,正确的刚需是一切行动力的源泉。只有你真正找到了你的刚需,你才会为之践行。
我有一个朋友,有8年的画龄,现在同样每天都要画一幅,哪怕加班,利用上下班在地铁的通勤时间,都要把它做好。这对她来说,是幸福的事情,也是她的习惯。所以,孜孜不倦地每天画画,就是她的刚需。
当然,讲刚需,我们要分辨什么是伪刚需还是正确的刚需。
伪刚需是指那些,看起来是刚需的,但是实际并不是。比如想学英语,就是想学,没有强大的支撑依据,很快就会想放弃。想学和要学是不一样的。
只有真正的必须要学,你才能把它学好。如果分辨不了你是否刚需,那也意味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不断试错。
如何分辨是否刚需?引用开头的话:
不去做,就会给我们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英语学不好就要面临被公司淘汰。但是,你对这份工作异常在意。